第七十九章

是的,便是那则在故事之初便提起的预言。

预言中的魔母,便是生下了魔王的女子。

而告诉魔母“我的孩子是天生星辰所化,必救世间于水火”,于是欣然娶了那个绝望的女人的男人,便是人们寻找的“域外人”。

他是天神于梦中分出的化身——天神在入梦前恰观赏了《山河社稷图》,洞晓了图中世界的末日,于是梦中一点慈悲心化作一个凡人降下,为图中人间送去了一线转机。

仿佛正是为对应祸乱世界的“天魔”和拯救世界的星辰之子一般,他们一共留下两个孩子。

其中之一,已如预言所说,成为了祸乱世界的魔王。

而另一个,则早已被人们以大义的名义,急功近利的逼死了。

人们不甘心燃起的希望被再度掐灭,怀抱着侥幸自我安慰,“死去的少女并非天神的亲生女儿,她身上未必背负着预言!”

然而原本最乐观的青年戳破了他们的自欺,他告诉他们,“他曾对我说过,他当年志向不过是——令他唯一仅剩的亲人生活在太平的世道,获得安稳的幸福……她身上确实不背负任何预言,却背负着他心上那份救世的慈悲善念。杀死了她,便也将他心口救世的慈悲杀死了。同杀死星辰之子,又有什么区别呢?”

“不,一定还有办法,”人们挣扎着,“我们找一个和他妹妹长得一样的人……”

“住手吧,”青年说,“不要再次弄巧成拙。守住扶危救困者的尊严,做我们当做之事吧。”

然而青年自己也很清楚,魔王恐怕当真是拯救世界的关键。放弃这条捷径之后,短时间内他们也很难再寻到别的出路了。

而让打动魔王的关键,也确实在死去的那名少女身上。

找一名相貌相似的少女去欺骗他,一旦被拆穿,势必更激发他的报复心。

可若是相似的灵魂呢?

通过他人对他的记忆和他遗留下的物品,去追溯和再现一个人曾经的爱恨情思、体悟感受,正是青年的专长。

于是为了还原那少女的内心和灵魂,青年开始走访她曾踏过的每一片土地,询问她接触过的每一个人,去寻找她遗留的每一丝痕迹。

而尽管他的战友们尽力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的局势还是越来越快的恶化起来。

魔王也未曾停下自己祸乱世界的脚步。

他鼓动和怂恿人内心的恶念,以看他们丑态毕露为愉悦。他恶毒的嘲弄着这个世界,报复着衣冠楚楚的正人君子们,拆穿他们那些站不住脚的仁义道德。

可是,他曾经的朋友说的不错——他的痛苦和愤怒并未得到疏解,他在嘲弄和报复中一次次想起他死去的妹妹。死去的人越多,他便越感到虚无和痛苦。

终于有一日,在亲眼见到一场令人不齿的暴行时,他出手杀死了作恶的暴徒。

当他厌恶的转身离去时,他的袍角被一只小小的手捉住了。

他回过头去,便看到一个瘦骨伶仃的女孩,衣衫破烂,面容脏污,正用一双饱尝惊恐、饥饿的黑眼睛,不安的看着他。

就在他冷漠的回身准备离开时,听到了一句木讷的、不甚娴熟的,“……谢谢。”

往事如潮不可阻挡的涌入他业已死寂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