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页

初唐峥嵘 狂风徐徐 1723 字 1个月前

不能说李世民太大意,或者说李世民以前的那些经历给了他过多的勇气。

当然了,不夸张的说,尉迟恭、秦琼、程咬金加上李世民自己,四位大将,率四百精锐亲卫,足以正面击溃千五长林军了。

而东宫手中真正成建制的也不过就这千五长林军而已,所以李世民虽然心中犹疑,但并不担忧,而是在考虑父亲为何密诏自己迅速回京。

一路上李世民想了很多种可能,其中最大的可能是太子做了什么父亲无法容忍的事,所以要提前动手,让自己提前入主东宫。

在这点上,李世民和李善、李渊陷入了同一个思维死角,那就是李世民在军中,东宫是不敢妄动的。

正是利用这一点,裴世矩才有施展手段的空间,他巧妙的安排让身处其境的各人都有意无意的忽视了一点,那就是,秦王回京。

此时此刻,长乐坡却有异况,数十骑从镇中穿过往东而去,坐在窗边饮酒的周新脸色微变,他瞧的清楚,被簇拥在中间的那位身材雄壮的中年人,正是当朝中书令观国公杨恭仁。

杨恭仁的长子杨思谊与李善交好,如今又没有出仕,所以经常去东市,去的最多的就是东山酒楼,杨恭仁也曾经去过几次。

周新被安置在东山酒楼已有一年了,而且负责不少隐秘事务,去年在东西两市对胡商放出的流言蜚语推波助澜就是他的手笔,如何认不得杨恭仁。

周新在心里盘算了下,范十一前些天提过朝中局势,江国公陈叔达、中书令萧瑀均与秦王交好,裴家两位宰辅都先后依附东宫,只有中书令杨恭仁与尚书省右仆射窦轨没有鲜明立场。

如今陛下已然被软禁,杨恭仁是选择了太子吗?

这个念头刚在周新的脑海中出现,已经有人闯了进来,吆喝了几声,将包括周新在内的几个临窗的酒客往后驱赶,占住了临窗的位置。

是了,杨恭仁选择了太子。

周新嘴角动了动,与其他几个酒客一同发了几句牢骚,然后悄无声息的往后退去,从酒肆的后门离开。

公然示警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周新想起范丰提起的不要冒险……咬了咬牙,疾步走出了长乐坡,一直往西,走出数百步后,才开始放足狂奔。

这时候,长乐坡的东侧,杨恭仁已经笑吟吟的迎向了下马而来的李世民,身边是低眉垂目的殿中监苏制。

“拜见秦王。”

“怎的劳观国公出迎?”李世民心里有些疑惑,如果是自己大胜回京,宰辅出迎倒是正常,但陈叔达、萧瑀去哪了?

按道理来说,密召自己回京,父亲应该遣派与自己交好的宰辅出迎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