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5页

初唐峥嵘 狂风徐徐 1745 字 1个月前

今年才被抽调回京的左卫将军李大亮看了眼李善,才开口道:“殿下,听闻宰辅举荐蒋国公挂帅?”

屈突通也看向李世民,脸色颇为苦涩,按照资历来说,他绝对有这个资格,但他被召回朝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年迈精力不济,这样的战事他是真的难以承当。

“举荐的为霍国公、蒋国公、赵国公。”李世民开口道:“霍国公执掌宫禁,蒋国公……赵国公如何?”

众人虽然没交头接耳,但也相互用眼神交流,片刻后开国公樊兴高声道:“殿下,赵国公虽有灵州大捷,但只怕难平此乱,不若以魏嗣王挂帅。”

程咬金嘿嘿笑道:“段志玄可是占了好大便宜,这次也该换人了。”

早年李善在代州驱逐段志玄,与天策府众将颇有间隙,但之后泾州、原州诸战中,段志玄在李善麾下频立战功,是天策府大将中这几年不多的立下战功的一员。

其实除了段志玄之外,张公瑾、张士贵、薛万钧这些秦王一脉的将领无不是在李善麾下建功立业,所以程咬金才有这番话。

说到底,屈突通不能统兵,能压服这些天策府大将的也只有李善了,苏定方还不够格,当然了,这些日子李善与秦王之间越走越近也是一个因素。

众多的视线投来,而李善却微笑不语,李世民也没有吭声。

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也没吭声,他们心知肚明,秦王召众人相议,一方面是因为此战大量秦王一脉的将领都是肯定要参加的,另一方面是显示一个态度,具体的商议是要小范围进行的……这也有李善的隐秘身份还没有浮出水面的原因。

很快,李世民说了一大通冠冕堂皇的话,无非意思是希望众将奋勇,言外之意是这一战的将官肯定是秦王一脉,希望大家建功立业。

三刻钟,不大的屋子内,李世民疲惫的揉着眉心,身边坐着的是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凌敬与李善,不过这一次韩良、于志宁、屈突通三人也在场。

后三人的眼神有些奇异,不时打量着李善,这间屋子向来是秦王殿下与幕僚议事所在,非心腹不能入内,虽然陛下命魏嗣王与殿下商议主将人选,但魏嗣王怎么会出现在这儿?

“已至今时,无需隐瞒。”房玄龄笑吟吟的说:“早在武德五年,怀仁即已来投。”

屈突通不用多少,长期担任李世民的副手,深受信任,韩良、于志宁也都是秦王一脉的核心人物,三个人若不是李世民的绝对心腹,也不至于被遣派去掌控陕东道这个秦王一脉的根据地。

“武德五年?”

三个人对视了眼,都大为意外,于志宁苦笑摇头道:“记得当年齐王征河北,驻足黄河边,倒是见过魏嗣王殿下一面,不料……”

“当年在洛阳,就曾提及,如此少年英杰,当为殿下用之。”屈突通捋须笑道:“没想到一语成谶。”

李善笑着拱手,与这三个人通气是李世民、房玄龄提前和他商议过的,一方面如今的局势已然明朗化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到了关键时刻,一旦有变,别弄得敌友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