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页

初唐峥嵘 狂风徐徐 1698 字 1个月前

片刻后,陈叔达面无表情的坐在李善的身边,后者看了眼奏折下面的附名,太仆卿张道源,这个名字没什么印象。

但这位太仆卿张道源真是牛啊,上奏附和傅奕也就算了,居然提议……不仅仅是佛教,就连道教都要算上。

要知道李唐建国之后,李渊刚开始不要脸的自称陇西李氏,但这个说法……人家陇西李氏虽然没有驳斥,但态度是摆在那儿的,不认。

其实李渊也知道这个……毕竟朝中那么多陇西李氏出身的子弟呢,难道都封爵郡王啊,所以李渊后来将自己列为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后人,同时为自己请了个老祖宗,道教始祖老子李耳。

这位张道源居然要禁道……李善心里啧啧称奇,这货放到明朝时倒是个科道言官的好苗子,怼天怼地怼空气啊!

李渊、李世民都保持了沉默,而太子李建成却是眼睛一亮,“父亲,道士与僧尼一般,占据土地,逃避税赋,若要禁佛,似乎……”

李渊冷冷看了眼过去让太子闭上了嘴巴,你去年不要老子,今年连老子都不要了吗?

李善有些意外,低声问了陈叔达几句才知道,这个时代的道观还真的不缴纳税赋的,不过道士讲究的脱俗,而僧人讲究入世,所以在规模上是无法相比的。

这时候,沉默的李世民开口道:“父亲,道士与僧尼一般,占据土地,逃避税赋……”

众人都投来诧异的眼神,太子李建成的眼神更是古怪,这和自己之前说得一模一样,字都没改一个!

但接下来,李世民话题一转,“当一并视之,沙汰全国的僧、尼、道士、女冠,若有得道高僧、道士,可迁至大寺观,供给衣食,而其它的则令还俗,返归故里。”

李建成松了口气,还以为对面的二弟真的会赞同自己呢,果然最后话风变了。

但让李建成大为惊讶的是,李渊沉吟片刻后,摇头道:“佛道皆大行于世,不可苛求,当每府州定额佛寺、道观。”

虽然是摇头,但实际上是赞同李世民的观点……灭佛、灭道那是不行的,但必须严格的进行淘汰,命大部分的僧人、道士还俗。

李善细细看了会儿,发现李渊、李世民在讨论时候时不时有眼神的交流,再转头看看沉默的陈叔达……最后李善抬起头,开始研究临湖殿的顶上是用什么木头打制的。

自己的出现肯定是个意外,但陈叔达的请见肯定不是意外,李善有些同情太子李建成……今天这一幕,显然是李渊、李世民父子演的一场戏,推行严禁佛道占据田产,逃避税赋的政策。

就是不知道剧本是谁写的,李善在心里盘算,不知道太子李建成能不能看得穿,或许李建成还觉得自己赢了呢,毕竟没有真正的禁佛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