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页

初唐峥嵘 狂风徐徐 1731 字 1个月前

“早闻贤弟文采盖压长安。”突利可汗做大喜状,“大雪满弓刀亦传遍五原郡!”

李善在心里嘀咕,只怕就是你传的吧……毕竟前面还有句“单于夜遁逃”,明显是指向颉利可汗的。

接下来都是温彦博的事,其实双方关于盟约早就在突利可汗与李渊的信中谈妥,温彦博此来一为见证,二为签订正是盟约。

主要内容也不多,毕竟双方还没有什么信任度。

其一是关于商路,针对突利可汗所属的部落,主要是互市方面,除了铁器之外,突利可汗能从商路中得到更多的货物,还能挑选种类。

草原上除了铁器之外,盐、茶都是必需品,也需要各式的布匹,这些都能提高突利可汗的软实力,李渊甚至允许代州售卖部分粮食。

其二是关于军事方面,李渊明确的要求突利可汗不能率兵来攻,但却没有提出唐军攻打颉利可汗,要求突利可汗襄助的条款,这是突利可汗能够接受的。

毕竟在之前,突利可汗从来没有率兵侵袭李唐,在能通过互市的方式得到盐、茶、布匹甚至粮食,他也没有入侵的必要。

亲眼目睹突利可汗签下名字,又拿出印章印下,李善松了口气……以后再有什么破事,那也不管我的事了。

正式的流程结束后,突利可汗拉着李善坐下,正色道:“久闻贤弟智谋深远,亦知晓草原内情,如今局势,贤弟可有教我?”

温彦博脸颊动了动,好吧,李善这名头……突利可汗都要问计,难怪之前太子、秦王都竭力拉拢。

第五百六十五章 结盟(下)

论看人,温彦博自觉很有一套,比如在北赴代州的途中,他就准确的判断出随行的李善是个性情非常复杂的人,怀仁举义,同时又带着丝丝寒意,目光长远同时又手段狠厉。

之后发生的一切都证明了温彦博没有看错,李善可以赎回三万汉人,同时也能毫不留情的让麾下砍下数百头颅……温彦博清晰的记得今日凌晨离开顾集镇的时候,李善从堆积成山的首级边漫步而过时的漠然。

所以,温彦博在短暂的观察后,哭笑不得的确认,不管是突利可汗还是结社率,向李善的请教都是真心实意的。

正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李善赴任以来,一与同僚起隙,二不掌兵权,突厥每年犯境,代州一片残破。

但李善另辟蹊径从商路入手,用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手段将三度回绝李渊招抚的苑君璋逼的降唐……温彦博瞥了眼结社率,这厮有点狗,被打服之后挺乖巧的,据说被李善一次又一次的占便宜。

“颉利势大,兄长势弱。”李善也不客气,径直道:“欲要相争,非一日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