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页

初唐峥嵘 狂风徐徐 1750 字 1个月前

张文瓘兴冲冲的说:“下次再遇,王仁佑那厮再拿此说事,必要给他几个耳光!”

“胡闹。”张氏训了句,脸上却是笑吟吟的。

“姑母,侄儿先走一步,姑父入直中书,说不定就是他拟诏呢。”张文瓘笑嘻嘻的说:“适才思谊兄发帖,今夜聚饮为怀仁兄贺。”

“那是……”

“思谊兄乃中书令杨公长子,去岁进士科,与怀仁兄是同科,极为交好。”

张氏微微点头,她也听说过李善交友广济,但没想到杨恭仁长子与其为友……之前东山寺那事儿还历历在目呢。

目送侄儿离去,张氏侧头看了眼女儿,笑道:“再无碍处了。”

崔小娘子低着头不吭声,白玉一般的脖颈染上一层绯红,一方面是因为虽然已然定亲,但因为当年李善亲斩崔帛首级,清河崔氏族人还是有大批反对的。

清河崔氏一族,出仕者除了崔信之外都依附东宫,因为太子李建成对李善的怀柔笼络没有明着反对,但一直拿着门楣说事,如今这个障碍已经不存在了。

另一方面,张氏有意提前为女儿行笄礼……行笄礼之后就能嫁人了,但崔信一直反对,被迫无奈在都已经定亲的情况下拿门楣说事,张氏好几次都被气笑了。

是你自个儿说什么算是门当户对,却非要将女儿留到十五岁,李家其他的什么张氏也不在意,但朱氏性情刚烈直率,与女儿颇为投缘,相处融洽,所以张氏有意尽早完婚。

毕竟明岁李善就要加冠了,如果真拖上四年,只怕朱氏日后和女儿相处就有些间隙……张氏是崔信的第二任妻子,过门后与婆婆相处很是有些磕磕碰碰,一旦出了什么事,老人家就要说,“当年卢氏如何如何……”

再加上张氏未有子嗣,唯此一女,一边想着这些,她一边打着腹稿,准备稍后好好劝劝夫君。

而此时此刻,中书省内,崔信勉强堆砌笑容应付来恭贺的各位同僚,去中书侍郎温彦博处告了个假,准备提前溜号。

温彦博刚刚觐见从宫内回来,笑着说:“清河好福气啊,如此英杰,实是手快,不过亦乃天合之作。”

清河崔氏一族,在北魏、周齐隋三朝均未得郡望为号,直到崔信招抚苑君璋后,得封清河县侯,所以温彦博以清河相称。

“彦博公过誉了。”

彦博其实是字,温彦博本名温大临。

“绝非过誉,仅《爱莲说》一文,汝女汝婿足以铭传后世。”温彦博笑着说:“适才陛下传召,命某与邯郸郡王同行,巡视代、朔二州。”

崔信脸色变了变,扯开话题寒暄了几句离开,迈出中书省,由承天门大街走出朱雀门,他侧头正看见老迈的裴世矩在侍者的搀扶下上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