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页

初唐峥嵘 狂风徐徐 1794 字 1个月前

想了想,苑君璋又骂了几句,凭的尚未加冠的少年县令,倒是使得好手段!

看似简单,却如同一张大网,将自己牢牢束缚,让自己无计可施。

“二郎君求见。”

门外响起亲卫的禀报声,苑君璋嗯了声,但想起了儿子苑孝政,又忍不住骂了李善几句……这厮可真不是个好鸟!

在欲谷设率大军南下之后,苑君璋几度试探后,立即确认了一件事,李善的存在或者说关于李善的消息,分量不轻……至少在欲谷设心目中是个分量不轻的砝码。

但还没等苑君璋想想怎么使用这个砝码,苑孝政就从代县回来了……喜滋滋的告诉他,李师收孩儿为徒!

苑君璋当时脸都白了,如果让欲谷设知道这件事……这位颉利可汗独子可从来是个不讲理的人。

眼神复杂的看着儿子疾步而来,苑君璋叹了口气,他还想过让儿子和李善划分清楚……什么师徒之名,那都是扯淡,没有的事!

但不说苑孝政要认这个老师,当苑君璋听儿子吟诵了那篇《陋室铭》之后,就知道这师徒名分是掰扯不开了。

李善那厮,太贼了!

第三百九十九章 苑君璋的选择(中)

“父亲。”

疾步而来的苑孝政经历两月奔波,原本白皙的皮肤微微泛黑,下巴上的胡子密密麻麻,看模样已经好久没有打理过了。

忙的不可开交……苑孝政这段时日耗尽心神,打理内外,如今的马邑比几个月前的代县还不如,突厥人将能抢的都抢光了,甚至还掳走了一批人为奴。

但即使如此,苑孝政还是日日夜夜期盼着雁门关的消息。

“二郎。”苑君璋眼神有些复杂,“可是粮草又不够了?”

因为粮草不济,军中已颇多逃兵,有时候入睡时候还好好的,天一亮才发现,一队人都跑光了。

“粮草不济那是小事。”苑孝政轻声道:“此刻,父亲之择方为大事。”

苑君璋略略惊诧,随手捡起一本书,“二郎想说什么?”

“适才得报,自朔州迁居代县百余民众遭当地势族欺压。”苑孝政轻声道:“李师当机立断,先调精骑移驻代县,后亲自出面,使亲卫斩势族子弟头颅。”

苑君璋手中的书滑落在榻上,苦笑道:“李怀仁真是好手段。”

李善此举,立安民心,与苑君璋在云州、朔州之举成了鲜明的对比……消息一旦传开,只怕奔赴雁门的百姓更是蜂拥而至。

苑君璋深深叹息,看了眼苑孝政,他心里有数,死在高满政手中的长子武力强横,野心勃勃,而次子却性情柔弱,有意投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