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页

初唐峥嵘 狂风徐徐 1830 字 1个月前

李善一口饮尽碗中三勒浆,李楷脱口而出,“突厥万骑入河北……两个月前,已窥突厥有大举南下之意。”

“秋风未动蝉先觉……”李善又倒了碗酒,“贵人早已窥见此时,所以按兵不动,收敛兵力,以备突厥。”

“去岁末购粮,四钱斗米,而两个月前,斗米涨至六钱,如今已至八九钱。”

高履行一拍桌案,醒悟道:“必是朝中储粮以备战。”

“还记得上次在酒楼,何人提起……李大恩……”李善已然有些口齿不清了。

“李大恩?”长孙冲听得懵里懵懂。

“定襄郡王李大恩,上奏突厥饥荒,可击苑君璋,可惜败北身亡。”李楷朗声道:“所以,今岁秋时突厥大举南下,乃必然之事。”

厅内一时寂静下来,在座的虽然都是年轻一辈,但都是世家子弟,知道李善虽然酒醉,但说出的话前后条理明晰,逻辑无错。

高履行暗暗心惊,如此人物,真不愧秦王赞许。

长孙某呆呆的想了半天,突然问:“是战是和?”

“噗通。”

李善终于支持不住坐倒在地上,勉强睁开朦胧睡眼,“能战方能和,以战迫和……”

“李兄,李兄?”

李楷疾步赶过去正要扶起李善,后者已然睡倒,喃喃道:“我醉欲眠君且去……”

第六十章 怎么哪儿都有你?

承乾殿。

刚刚从两仪殿议事回来的李世民,用古怪的眼神看着面前侃侃而谈的长孙无忌。

“突厥自恃兵强马壮,有轻中国之意,若不战而和,示之以弱,明年复来,如之奈何?”

“而今之计,不如击之,胜而后和,以战迫和,则恩威兼著矣。”

一旁的高士廉强忍笑意,而房玄龄、杜如晦两人均点头大赞。

“此举既彰武力,又无倾覆之危。”杜如晦拱手道:“辅机此策得当,还请殿下细思。”

以战迫和,在后世不是什么新奇的招数,即使在古代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策略。

但在突厥大举南下,朝中文武瑟瑟发抖的时候,选择以战迫和,是需要敏锐的眼力和惊人的判断力的。

说到底,李善是在嘴炮……当然了,他也是根据历史实情分析后嘴炮的。

毕竟历史上再过几年还有个渭水之盟,而李唐也坚持到了那个时候,而且还擒杀刘黑闼,显然突厥这次未能攻灭李唐,但也没实力大损,很可能是以和罢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