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页

初唐峥嵘 狂风徐徐 1790 字 1个月前

“不敢攀附。”李善躬身道:“小子生于岭南。”

“生于岭南?”宇文士及眉头一皱,细细打量了下李善,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经书即刻抄写,一个时辰后来取。”

李善一屁股坐下,抹了把头上的冷汗……有人赞你胸有韬略,但也有人赞你为私利而坏国事……这显然是指自己施计让东山寺逃过一劫之事。

这件事只有三个人知道或猜得到,玄奘肯定不会乱说的,另两人……韦挺、杜如晦,正巧是这两个态度。

李善无精打采的开始抄写经书,杜如晦这厮也太小肚鸡肠了吧,不过只丢了点面子,居然背后如此毁人不倦!

要让杜如晦知道李善这么想……他在李世民面前可是客观的很,甚至还替李善说了好话的。

“大郎,又有贵客来求经。”

这次来的是小和尚。

李善抬头看去,十七领来的那人三十上下的年龄,皮肤黝黑,短打衣着,下人打扮,因惊讶而张的大大的嘴巴令人生厌。

李善丢下笔,捡起刚刚写好的谜题递给十七,“送去吧。”

等十七蹬蹬蹬跑远,那人才压低声音呵斥道:“你怎么会在这儿!”

“朱娘子呢?!”

“为何还不回岭南!”

声音越来越响,也越来越刺耳,李善心中暗叹,咱们就不能桥归桥,路归路,等到我有把握了,你再上门?

“继续喊,大声点。”李善慢条斯理的说:“时常有人来求经,又正巧今日寺中有几个世家子弟,若是旁人听到,我自然要好生解释一番。”

“到时候,自然有你的好处。”

那中年人听了这话面色阴沉却也惶恐,突然往外走了几步看了两眼,才回身训斥道:“你好大的胆子,郎君命你回岭南,你居然敢如此……”

李善认得这人,是母亲朱氏过门带来的奴仆吴忠。

半年前,一行人自岭南启程北上,半途中在襄州朱氏患病修养,而李德武听闻裴淑英至今未再嫁,即刻急奔长安,抛妻弃子,当时陪着李德武急奔长安的就是吴忠。

李善难以控制胸中喷涌而出的愤怒,难得尖酸的嘲讽到:“破镜重圆,乃是佳话,抛妻弃子,亦能扬名。”

“你想怎样?”吴忠声音有些颤抖。

“我想怎样,我想怎样……”李善喃喃低语,低不可闻而又令对方毛骨悚然的笑声渐渐传来。

如今却要问李善……你想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