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页

江楼月 清淮晓色 1836 字 1个月前

白将军果然停住脚步,退了回去。

陈王淡声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历来史书中犯上作乱的叛逆臣子,得国不正,纵然一时窃据社稷,国祚安得长远。”

白丞相转过头,淡淡道:“天命不我佑,我便自取之。”

轰隆!

殿外刀兵之声渐止,议政殿大门轰然洞开。

为首的禁卫统领疾步而入,拜倒在了白丞相面前。

宗亲与保皇党相继被押进偏殿暂时看管起来,殿内只剩下白丞相一党。

皇贵妃自侧殿走出,款款拜倒:“女儿拜见父亲,恭贺父亲心愿得偿,大业既成。”

她说话时,始终保持着拜倒的动作,美丽的脸上尽是喜色,无比真挚,唯有眼睫低垂,尽数遮住眼底那丝不甘。

白丞相示意她起身:“衡阳公主在你宫中?”

皇贵妃道:“衡阳公主这几日去整理贞献皇后宫中遗物,昨夜没有回来,应该还在凤仪宫中。”

数名禁卫立刻向外赶去。

白丞相吩咐道:“先不要杀,带过来即可。”

又对白将军道:“你亲自去召集城外戍卫军,严密看守皇城,擅入擅出者一概诛杀。”

紧接着他吩咐皇贵妃:“你暂且留在这里,不要离开。”

皇贵妃连忙应是,神态极为恭敬,眼睫轻轻扑闪,完全像是一个对父亲既濡慕又敬畏的女儿。

白丞相负手望着殿上空荡的御座,以及御座旁那一滩红白交错、脑浆与血液混杂的液体。

喊出那句话后,赵太监就一头撞死在了御座旁的殿柱上,殿中没有人来得及阻拦。

因为他的速度很快,快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快到丝毫没有犹豫。

白丞相对赵太监很熟悉,他知道这名皇帝身边的亲信太监出身于河间城,自幼亲族俱丧,很早就进了王府,服侍当年还只是亲王之子的皇帝长大,极得皇帝信任。

在白丞相的印象中,赵太监是个见人先带三分笑,任何时候行事都不紧不慢,开口前总要仔细掂量的谨慎人。所以他做事往往显得有些慢,但却从来没有犯过错。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行事温吞缓慢的太监,今日却前所未有地快了两次。

他这一生或许也只快过这两次。

就是这两次,直接打碎了白丞相的大部分筹划,逼得白丞相不得不提前发动宫变。

是的,白丞相本来并不打算今□□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