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王属官,应该随侍大王身侧,便是不能,也该回到王府去。”

“你还能一辈子都把时间用在我身上?那多没意思。先在长喜乡管着,回头我再找人给你按个县令做做……离这最近的县城叫什么来着。”姬无拂在榻上滚了滚,“管它叫什么,总归先这么定下了。”

第286章

按照姬无拂最初的设想, 应该在福州住上两到三年——第一年只是开头,她需要看清楚如今南边的百姓对各方面变动的适应如何,推广粮种才是第一要务。之后的重头戏, 在于她要把整个计划在福州推开, 但她只是一个人,不可能用一双眼盯着福州八万口人的动向。就算有王府属官、福州州官相助, 这块石头一日不落地, 谁也不知道真正的结果。

回笼觉起, 姬无拂叫来垂珠:“昨日忘记和你说了, 记得先去河东将裴氏接回来,再一并回到新都。这事不必你亲自去, 随便差使一个卫士, 到河东知会一声, 裴家会乖觉地将人好好地送回来的。”

垂珠有些惊诧:“我还以为大王就此将裴氏退还给裴家了呢。”那样不知趣的小郎,满新都也难找见,论起来还不如当初路边撞见的的宗氏男, 至少宗氏小郎还有点眼力见。

姬无拂哂笑:“老裴相的孙男,随便养在院子里,就当是养着老裴相和裴相的脸面, 总归见面不要太难看就是了。”

早膳后,姬无拂开始处理一些新都秦王府送来的书信, 虽然姬无拂向长史说过可以全权做主,但秦王长史显然比寻常人更能克己,一些紧要的却不紧急的事,总是要先送信来问询过才会处置, 紧急的事务则会视情况交由宋王做主。

长喜乡的田地比起从前宽裕数倍,周遭乡村百姓也羡慕不已, 甚至有悄悄来问调动户籍的。快要饿死的档口,大字不识一个的人哪里顾及得了家里是谁当家做主。年过七十的老妇无需上山开垦,又对自己手中分到的田地感到惴惴不安,时不时就要来寻胥吏问一问。垂珠总是耐心答复:“再过些日子,早晚有一天整个福州都要变动。”

或许有朝一日,整个天下都会是这样啊。

姬无拂花了将近一个月拟定了长喜乡临近的县、乃至于整个福州来日发展,别的都是小事,唯有用人上必须小心,因此姬无拂的属官八成都和垂珠一样留在了长喜乡。姬无拂轻松地将近日发生地事情和心中的设想留在纸上,在奏疏末尾盖上秦王府印,她已经不会再像儿时那样小心翼翼地检查文章甚至找人为自己修饰言辞了。

绣虎将信件封装:“这封奏疏,要先送到王府,还是直接送到御前?”

姬无拂估计时间,笑眯眯地说:“你都说这是奏疏了,又不是家书,当然是送到三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