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们的全神贯注,叫旁观的阿四心有羞愧,坐在课堂上的机会对于这些衣食无忧的女童来说也是极为珍贵的。尤其是商贾家的女儿,商贾家的小郎是不能科举的,女子科举这一道口子让无数商人眼热,都是想方设法地将女儿送进学馆,耗费千金也要给女儿换一个前程。

王孺人的妹妹也是如此,身有贡生功名没能考中进士,正是这份诱惑勾的她没有跟随家人远离鼎都这片是非之地。毕竟谁都不能预测,这条属于女人的通天大道能够持续多久,一旦错过,定要抱憾终身。

收回漫游的思绪,阿四把心思收回书卷上,专心致志地学习手中的《仪礼》。

课间小歇时,也有学生悄悄将目光投向阿四,彼此相视,坐在阿四侧前方的学生问:“你也是被姚先生挑中就读学馆的学生吗?”

从周围学生的解释中,阿四逐渐明白过来,参观学馆的女孩有可能会被教书的先生们看中旁听一二,如果有天分,就会被留下,过上吃穿不愁的学习生活。这对大部分百姓来说是个极大的诱惑。为此,每日中午出入学馆的母亲和女儿络绎不绝。阿四来得早,没碰上最热闹的时候。

学生们都以为阿四也是这样被选中旁听的学生,七嘴八舌地说起在这儿生活的种种好处,又把先生常考校的问题和回答的经验传授给阿四。直到先生再次进来,学生们才安静下来。

临近吃点心的时间,阿四被姚先生叫出课堂,来到先生们休息的屋子。

阿四毫不客气地坐在姚先生的位置上吃茶:“先生姓姚,分明是阿蕤的阿娘,你就是户部侍郎,怎么还糊弄我?”

“我以为四娘认出我了,竟是没有么?”姚侍郎面上失落,打开竹木盒放在阿四面前,排列整齐的桃酥散发甜蜜的香气,姚家有个相当不错的白案,阿四曾随伴读姚蕤去她们家的学堂吃过的。

阿四没想到姚侍郎自家开了学馆,还时常来这边的学馆帮忙,大概是极忙碌的人了。

阿四鼓着脸吃点心,并不因为美食原谅:“我已经好好地听完一课了,先生明天就该在户部衙门拉着尚书等我去找人。”

姚侍郎笑道:“近几日宋王手头有一桩事宜,尚书忙得脚不点地,这才空不出时间来,四娘七日后再来,我保证尚书在衙门内恭候四娘。”

第142章

作为亲姊妹, 阿四想见一面姬宴平,可比巴望着户部尚书要牢靠得多。阿四离了学馆,径自拜访宋王府, 此时姬宴平正在皇城内, 是王府长史出面接待阿四。

宋王长史向阿四见礼,请坐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