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她唯一的孙女,不说来日如何顶天立地,就问:“哪有孩子不读书的呢?”

阿四懵懵的,想要辩解:“可是……”

太上皇对上孙女茫然的面孔,慈爱一笑:“阿婆我啊,对孔孟之道有一点心得,可惜皇帝政事繁忙,大概是抽不出时间听我一个老人絮叨的。阿四愿意陪一陪阿婆么?”

啊。

真是难以拒绝。

阿四目露为难,但太上皇对她确实很好,出来避暑已经旷开弘文馆一个月了,太上皇这一点小小的要求应该满足才对。

思来想去,阿四艰难地同意了。

太上皇则笑得愈加和蔼:“好孩子,那我们这就开始吧?”

直到阿四端坐在长案前,被太上皇目光如炬地紧盯着诵读“孟子见梁惠王”,仍旧没能回过神来。

她的快乐假期为什么突然结束了?

阿四手指揉搓书卷的边边角角,读完梁惠王一篇。内容理解起来不难,其中部分阿四在上辈子就背诵过,对她来说只是小菜一碟。

她抬头问阿婆:“我读完了。”

太上皇问:“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1。何解?”

阿四照本宣科:“君王如果满口利益,举国上下每个人也都会更在乎切身利益,那么小家的人就要谋取大家,做大夫的也会想谋夺君王的利益,没有仁义的人最终会抛弃君王。因此君王要讲仁义,不能只想着利益。”

都是些惯常的道理,阿四信心满满地等着太上皇继续问。

“那么,阿四眼里的仁义是什么呢?”

“嗯……仁是仁爱、义是正义,为人子不弃亲长为仁,为人妾臣不弃君王为义。”阿四给了个不出错的答案。

太上皇道:“在我看来,仁义是道德、是规矩、也是手段。君王所倡导的‘仁义’是百姓所要遵守的规则,君王同样宣扬仁义,是为了让百姓回报仁义,君王口中不说明对利的关心,却不代表利不重要。阿四读书时要记得,书是给天下人看的,而撰书之人又有几人为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