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杰把事先准备好的符塞给余妙,回到屋里又画了一张,再三交待这两张千万别混在了一起……

余妙见他表情难得的凝重,心头砰砰直跳道:“我爹他是不是有什么生命危险?”

司杰抽抽嘴角,“别担心,就是年纪大了,走路容易不稳。”

余妙:“……”

我爹还年轻,年轻着呢!

余隐戴上平安符感觉自己又精神百倍了。

过了殿试,新科进士有许多人开始参加庶吉士的考试,吕东桂一边准备考试,吕公公一边准备着退休的事情。

他们家已经选好了,把吕东桂过继给吕公公的日子。

吕公公这些日子,时不时的翘班,来找余隐商量,宅子的事。

余隐一边帮吕公公出谋划策,一边忙着造船的事儿。

给岳大人写的信,好几天都没能完成。

结果,滨海那边的消息倒是先传了过来。

刘家书院因为今年中了好几个进士,前来书院学习的人更多了。

原先的书院已经住不了那么多的学生了,打算占用府学的地盘。

余隐一看这个,忍不住拍了下桌子。

府学怎么说都是官家的学堂,结果被一个私塾给吞并了。

着实有点丢脸。

刘敏还在信里提议,如果将来他退休了,可以来书院兼职,大家都喜欢听他讲课,尤其是今年中了这么多进士,大家觉得都是因为余隐的功劳。

如今,余隐已经成了书院的传说了。

这是书院的来信,岳大人和卫国公都有信件给他。

岳大人主要跟他说船的事儿,如今他发现,前面造的船,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因为这段时间,他们一边造商船,一边造战船。

商船那边也是需要改进的,岳大人就有点□□乏术。

是以,寄过来几张图纸,让余隐帮忙看看。

卫国公的信倒跟朝廷的邸报内容差不多,除了水军,还有倭寇的事儿。

倭寇现在学聪明了,不敢来滨海进犯,便去找那些离滨海远的地方抢劫,几次三翻之后,滨海这边能支援的军队全出去了。

然后,倭寇又试着来犯了一次,不过,幸好楚宗庆带领的一批新水军,把对方打得落花流水。

并且活捉了几个人。

卫国公发现,他们居然说的是官话,一问才知道,对方原先是楚朝人,被逼无奈才去做了海盗。

而且从中得到了几个重要的信息。

一并寄给了余隐,让他帮忙查查,调调卷宗,如果可以,案子他觉得可以翻出来,重新审理。

余隐看得心头砰砰直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