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页

她的思路有点乱,可却看得出来,梁知舟是认真的。

沉默了很长时间之后,钱氏松了口,“看念清是什么意思,我是管不了那么多了。”

这也算是在钱氏这边过了明路。

梁知舟承诺,“我会好好照顾她的。”

钱氏得了这句话,倒是放心不少。只是她还没有想清楚这两个人是什么时候有的交集,在晚饭过后问了问自己的女儿。

“见是见过很多次,但是没怎么说过话。”虞念清想了想,若是她和梁知舟以前就有交集,她怎么都应该有点印象。

她玩笑一般开口,“总不能是小时候我们相处过,然后我生了一场大病不记得所有事情。”

“你还真的生过一次病。”

钱氏见她愣住,补充说:“你小时候被拍花子绑走,回来之后就生了重病,不记得事情了。”

她想了想当时自己的年纪,又否认,“那应该不会吧,都多久之前的事情了,他怎么可能一直记得。不是说,小孩子都是健忘的吗?”

说着说着她自己反而不确定起来,琢磨了一会没有琢磨明白,就没有理会,开始思考明天自己要去报官的事。

从乐平侯府搬回来已经四天了,前几日钱氏状态有点吓人,她一步都不敢离开,但是已经开始搜集证据了。

梁知舟疏通了关系,在虞家的人动手之前,抢先一步拿到军巡捕记录的火情。只要上告大理寺,她获胜的几率很大,能让王氏自食恶果,也能顺顺利利从乐平侯府脱离出来。

只是这样的事对于姑娘家而言,是一个极难的事,她已经能想到自己后面要遭受多少非议。可只要想到能彻底从那个家脱离出来,她就有种说不出的高兴。

她抱着钱氏,黏黏糊糊地说:“马上就要结束了,到时候就可以去舅舅家了,我们都会过得很好很好的。”

“都会好的。”钱氏温柔地看着她,像是小时候那般将她抱进怀里,轻轻拍着她的肩膀。

也许是知道即将能够摆脱虞家,这一晚虞念清在娘亲的轻哼声中睡得很安稳,起来的时候发现钱氏早就没了身影。

她心里有了点不好的念头,连忙叫来丫鬟。丫鬟来禀报说,夫人早早就出去了,说是想要去外面逛逛看看有没有时兴料子,准备买一点带去江南。

江南那边料子的花样说不定比京城还多,她觉得奇怪,很快想到什么直接趿着鞋子下床去找她整理好的诉状。

原本放着诉状的地方已经空空荡荡。

与此同时,大理寺门前已经很久没有响起的堂鼓发出沉闷的响声,很快有人出来将击鼓的人带了进去。

大理寺右少卿问堂下站着的病弱妇人,问:“来人为谁,为何事击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