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页

防风也想知道这事情的真假,差人去将张中谕的夫人请过来对质。

而后他问陆生年,“总府有多少官员收受贿赂,你的上层是谁?”

陆生年绝对不是主谋,他在司户署待了八年的时间,不过升了半级。

陆生年:“京州中州行省司户院副院长杜海亭。”

“可有证据?”

杜海亭虽是朝廷从三品官员,官级不如知州高,权利也没有知州大,可他毕竟是京州的官员,论人脉和地位却要比正三品的知州高得多。

能在京州内稳定官职的官员地位都不低。

这样的官员,背后牵扯的家族利益体系十分庞大,又岂是毫无证据就可以随意攀咬的。

陆生年:“我当然有证据,这几年成为司户署的署长,税收田产人口全都归我统管,如今的司户院副院长,五年前还是中州的监州,当时我是粮司的司长,我的顶头上司便是如今主管户司粮税的州判薛哲,薛哲是杜海亭的女婿,我是他选定的接班人。”

别人防风不清楚背景,可这杜海亭他是有一定了解的,杜海亭是前任户部尚书房秋景的女婿,杜家在京州全是大家族,而户部尚书房秋景前年生了一场大病瘫痪在床,这才卸任户部尚书一职,而今的户部尚书孔笑言是他的门生,当初朝中不少人议论此事,朝中老臣觉得房秋景举荐孔笑言是想拉帮结派怀有私心,是哥舒琎尧力排众议将他推举上位。

孔笑言和房秋景都是青山书院出身,也都是出了名的大清官。

伯景郁与房秋景的小孙子以及孔笑言的儿子关系都很不错。

今年他们正好参加科举,按这二人的才情,想来也是能中二甲进士前三十,留任在京前途无限。

薛哲的档案他也看过,出身东州薛氏,薛氏擅科举,每一届科举考生中,薛氏儿郎的成绩都很不错。

薛家薛哲这一脉如今是一门三进士。按家族这一辈来算,一共有十七位进士同朝为官。

薛哲这一脉他是老三,老大薛涵在吏部,老二薛明在兵部,都是各自那一届科举的二甲传胪。

加之他们出身东州世家,东州不少学子都是薛家的门生,在朝中受人拥护,薛家仅用十来年便在京州站稳脚跟,并且不断为东州的考生提供帮助,在东州学子中有极高的威望。

东州自然条件不好,他家便在京州买地,办私学,将东州学子迁移到京州读书。

哥舒琎尧和伯景郁的父亲都担心薛家在东州声望过高,若他们回东州任职深得人心,极可能威胁到王权,于是接管了薛家在京州的私学,改为官学,并入了青山书院。

朝中与薛家有关的官员,大多数都被打散避开东州,四处分散,让他们无法凝聚在一起。

防风道:“你能保证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吗?”

陆生年点头:“我能。”

防风:“既然你搭上了薛家,又与杜家有关,为什么要将他们供出来?”

这两家在京州都算得上是大家族,杜海亭攀上房秋景,从此地位一路高涨,与薛家联姻算是强强联合。

若杜家和薛家都参与其中,那么他们背后的房家呢?还有与房家即将结亲的孔家是否也参与了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