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页

对于所有的小孩来说,家里的大人很严格,心中必然是会为此而害怕的。

伯景郁坚持认为孩子应该从小就好好教育,从小就培养起来,与庭渊说:“玉不琢不成器,就算这孩子是一块天然的璞玉,也该精心雕琢。”

那人说:“三把,一把在我身上,一把在厨娘身上,还有一把在老爷那里。”

“那把钥匙是长期由宋诗文保管的对吗?”庭渊问。

管家点头:“对,有时候夫人他们要配合着知府夫人出城布施,参加活动,帮农,看望绣娘什么的,公子姑娘若是下学回来没有钥匙开门,就去前衙找老爷拿。”

惊风觉得有些奇怪:“你们都不留人看门的吗?”

管事的说:“家中一共九个仆人,照顾十口人,各自有各自的分工,没有家仆,所以没人看门都是直接锁门。”

宋夫人也点了点头。

庭渊问厨娘:“当日/你是最先回来的,家中的门上锁了吗?”

厨娘摇头:“没上锁,但我记得走的时候明明是上锁了的。但钥匙不止我一个人有,我想着可能是老爷回来取东西,或者公子姑娘提前回来找老爷拿了钥匙,就没多心,谁料进了院子路过前院看到老爷和韶音倒在血泊中。”

庭渊问江迷山:“你们可曾在案发现场发现钥匙?”

众人纷纷摇头。

注意力全都被两个人死亡所吸引,恐慌,悲伤,这谁能够在那种时候记起来钥匙不钥匙的事情。

庭渊问:“那你们收拾东西,尸检,或是后来,可曾发现钥匙的踪迹?”

众人再次摇头。

宋夫人问庭渊:“大人,这钥匙很重要吗?”

“或许能够成为破局的关键。”

这并不是庭渊信口开河,确实可能会成为破案的关键。

庭渊转而问掌管钥匙的管家和厨娘:“当日/你们的钥匙可都在自己的身上?”

“在。”男人在前面走着,听到身后传来喊声,回头看了一眼。

见二人是他刚才在茶楼歇脚吃东西时旁边的食客,并未停下脚步,反而加快了些许,想要甩掉二人。

伯景郁个高腿长,几步就追上了他,“大哥,留步。”

男人道:“你别问我,就当作什么都没听过。”

伯景郁:“大哥是在顾虑什么?”

随即又说:“大哥不必有顾虑,我们之间的谈话,仅限于你我他三人知晓。”

庭渊也在这时到了男人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