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页

庭渊这样说,卢彩梅便明白了。

村里有几户人家是前些年旱灾时逃荒过来的,在这儿没有田地,平日里就靠到处做工、去后山挖野菜维生,往年他们挖完春笋、蕨菜那些,再来摘山榴花,也能赶上花期。把卖的上价的竹笋卖出去,将没人买的野菜和山榴花晒干了留着自己吃,能吃上很久。若是庭家将能做渊胭脂的花都摘了,他们的日子会难捱许多。

“那咱们确实不能老逮着后上的山榴花摘,不过咱们做那些脂粉香膏能卖得出去吗?现在渊胭脂好卖是因为它便宜,你堂哥走商的那些地方的哥儿姐儿们,怕是买不起那些贵价的东西啊!”

这个问题庭渊早就考虑过了,但光靠卖渊胭脂,他们很难攒够他治病、他哥哥念书,还有救林秋要用的银子。

渊胭脂现在看着赚钱,但后头就不一定了。村里人闲钱不多,渊胭脂买个一两张省着点儿用能用好几回,这些人买了一次,怕是一年都不用再买了,等庭意荃将这附近的村子都卖一遍,以后再卖起来就慢了。

要靠卖胭脂赚大钱,还是得跟林秋一样,做些胭脂粉、胭脂膏去镇上或者县城的胭脂铺子里卖。能用得起贵价胭脂的人,大部分还是城里商户和官家的子女,普通百姓少之又少。

但寻常人去胭脂铺子里卖胭脂,人家还真不一定会收。也不知道上辈子林秋是怎么说服胭脂铺的掌柜收他的胭脂的,庭渊这几日一直在想这事儿,却没什么头绪。

不过大不了就靠卖渊胭脂慢慢攒钱,攒够了去镇上租个小铺子,虽然慢了一些,但也是个法子。

卢彩梅听说他还有开铺子想法,一面觉得不可思议,一面又觉得也没不是不可能的。镇上一间小铺子,便宜的一年七、八两的租金便够了,若是这次的五百张渊胭脂都能卖出去,他们便能攒下一两多了,即便后头卖得慢一些,攒个两三年应当也够了。

等开了铺子挣了大钱,就能带着儿子去县城、府城求医,将他的病治好了!卢彩梅心里很是憧憬。

庭意荃这次只出去了两日就回来了,他回来后,还未来得及回家,先推着板车来了庭渊家。

正好庭渊和他爹娘都在家里,听到庭意荃的声音,卢彩梅急忙迎了出去。

“荃子回来了!怎么样,渊胭脂卖得可好?”卢彩梅迫不及待地问道。

“伯娘,渊胭脂卖得特别好!全卖完了,第一日就卖完了!”庭意荃似乎也有些兴奋,气还没喘匀,先乐呵呵地回了他伯娘的话。

庭德贤帮忙安置板车,卢彩梅带着人进屋坐,庭渊端了水给他堂哥:“堂哥,先喝口水休息会儿吧。”

卢彩梅一拍手:“瞧我,光急着问渊胭脂了,荃子刚回来,还没吃饭吧?你等会儿,伯娘给你做饭!”

她说完便要往灶房走,却被庭意荃拦住了:“伯娘,不用了,我同你们说完话就回去了,犯不着为了我再折腾。我娘习惯我突然回来了,每日都在灶里埋着红薯呢,饿不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