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页

按照现代的教学思维,每月测试,同阶段总排名前三十都有奖励,班级前三也有奖励。

倒是让哥舒和他的朋友们觉得稀奇,从未见人制定这样的制度。

他们自幼读书,学堂先生从不管他们学得如何,只负责讲学,其他的一概不管。

庭渊这种激励制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他这里读书的孩子,大多家境贫困,得靠读书才能有出路,奖励的钱财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因此这些孩子学习非常刻苦。

山上的野花开了,认真闻能闻到。

哥舒与庭渊在学院里散步,听着学生们朗诵诗词,他笑着说:“若我当年读书,能有这样的环境,多好。”

庭渊轻笑,“正是如此,才更加难能可贵。”

山是庭渊的,山下的地也都是庭渊的。

开荒过后,留着给学院的学生种,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自给自足的能力,即便将来没能靠知识闯出一条路,学会种地起码也饿不死。

哥舒:“我常觉得你不凡,思想眼界远在我之上,你是怎么想到这么多新奇的点子的?”

庭渊没与哥舒说过他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哥舒的问题让他很难回答,“就当我开智的方向与你不同吧。”

哥舒:“你这样的能力,若是只留在居安城,做一方首富,倒是亏才了。”

这话庭渊倒是能与他辩上一辩,“论学识,论才情,你远在我之上,像你这样的人才,甘愿留在小小的居安城做一个小小的县令,不是比我更屈才。”

哥舒无奈地笑了笑,长叹一口气。

他们不止一次聊起过这个话题,哥舒总是如此。

“其实我能感受到,你也不是普通人,你有远大的抱负与理想,可惜,权贵阶级将你束缚住,让你的远大抱负无处施展。”

“你果真是不凡。”

哥舒没想到庭渊居然能说中。

庭渊与他继续走着:“其实也不难猜,说起民生,你总是动力十足,可一旦说起权贵阶级的东西,你总是满脸愁容,不想提起,你能一封书信叫来这么多学识出众的人来学院教书,我自然不信你只是一个普通的县令。”

若说家中担心女儿远嫁诸事不便,派一个仆人跟着伺候倒也说得过去,可带过来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也不给人婚配,怎么着都有些说不过去。

“因为他该死!”

沈玉黎咬牙切齿地说出这句话,“他是我的儿子,是我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儿子!他却不认我。”

在场的所有人都惊了,包括杨兰招。

他也没料到杨兰玉竟然是沈玉黎生的。

沈玉黎苦笑:“表姐没有生育能力,家道中落,需要杨家帮助,婚约不能废弃,从一开始选中我就是为了借腹生子,我不过是他们为了巩固地位的棋子。”

第52章 杀人证据

第38章

“原来如此。”

三爷恍悟:“我说当年为何嫂嫂怀孕五个月时,你却突然回了娘家,而后又过了两个月,说家中老夫人病重召嫂嫂回家,嫂嫂顶着七个月的孕肚不顾阻拦非要回娘家,回去不到三月就在娘家生下了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