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于是转眼之间,山中夷人与汉人泾渭分明的西南便燃起了战火。

蔗糖制法简单,只要过滤熬干水份,将其旋转静置几日,便能生出一块块拳头大小的红蔗糖,价格昂贵,广销南北两朝,一块蔗糖,就能换来一只肥羊,若是送到高丽等偏远之地,甚至能换来一头牛。

一时之间,南朝世族们在两广与交州开垦土地,种植甘蔗,以前,雨水太多,小麦在广州交州不易种植,稻田又因为丘陵过多而难以开垦,偏偏这甘蔗却没有这些麻烦。

他们凶狠残忍,悍不畏死,又有精良武器,如今还有药物能解瘴疾,许多南朝庶族,都掀起一股再南渡的风潮,想要在这股大势里占据先机。

但这便惨了他们俚人。

好在,朝廷之中,他们俚族也并非没有势力,先前他们与广州、越州刺史交好,朝廷这次变法,也将他们视会豪强,发来邀约。

她这次过来,与湘州的梅山蛮统领一起,前来觐见南朝之主,希望能得到册封,成为州郡之主,划清势力,不再被这些南朝权贵们“驱蛮拓业”。

只是,货船才拐了一个弯,便看到一座极为高大,宛如山丘的巨物,让她们一时色变。

只见那山丘高有十丈,外形一圈一圈,有围栏阶梯,种有绿树青草,宛如空中花园,看着便让人晕眩。

“那,那是何物?”

码头上的帮工看到又有一个外地人被吓到,不由笑道:“那是水塔,有塔上有钢铁之牛,每日抽取长江之水,供这城中之水,塔下有碎石、细沙,其水净如泉涌,是上好的煮茶之水。”

那族长瞬间被震住了,惊呼道:“就为了沏茶,就建这的十丈高的水池?”

这,这也太吓人了。

……

历阳书院中,院长祖暅正在审批一个新项目,他眼下微青,放在手边的项目已经堆了一寸高。

同时,在他的主持下,举办了“天工之试”,对每年改进发明工具的优秀学子进行奖励。

每年,朝廷都会拨出大量钱财,不但对优秀发明进行奖励,也对成绩、天文、数理方面有优秀改进的师生进行奖励。

这自然催发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但同时而来的,也有大量乱七八糟,异想天开,几乎没有任何可行性的成果。

而作为山长,祖暅便要在这些垃圾堆里淘金。

这时候,他就免不了要羡慕远在襄阳的信都芳,那边工坊密集,学员出路繁多,不用像自己书院这边,只能钻研改进,以求官职。

先前,他力排众议,筑起水塔,可以持续向都城中的世族卖水。

但,销量不是很好,在供应了书院之余,仅可维持收支平衡。

好在,陛下回来了。

于是他放下书稿,马不停蹄地奔向皇宫,求见陛下。

青蚨说明日再来,祖暅不依,等在宫外,任冷风吹过,神态谦卑。

萧君泽才刚刚准备休息,听说这位大佬来了,便打起精神,在谢澜和青蚨反对的目光里,又见了这位书院山长。

以为是什么大事,结果……

“你就只是想把水卖得贵些??”萧君泽惊呆,“我给你的钱还不够么?”

“岂能一直指着朝廷给钱,”祖暅摇头道,“唯有让这些学子看到,所学之道能换成钱财,方能持久,否则,仅仅是朝廷供应的几个官位,又能受宜几人?”

“那你的意思是?”萧君泽看着他,“要我亲自去喝你们茶水?”

“正是如此,”祖暅还补充道,“最好可以写首传世之诗,赞此水塔,如此,更能身价倍增!”

萧君泽感慨道:“这不就是捶奇观么?行吧,这事我应了。”

“对了,陛下,您不是在寻约法之会的场地么,”祖暅笑道:“依臣之见,不如在这水塔上举行。到时由你开局,赐茶,再作诗,到时,此塔名声岂能不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