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宋驿长抿了一口贺欢带来的美酒,略出享受之色,然后才放下酒杯,自得道:“那你可问对人了。”

贺欢立刻露出期待的眼神,还主动为对方斟了一杯酒水。

“这如今朝廷啊,当然是以北海王、高尚书这两人为首,”宋驿长缓缓道来,“而在这之外,则以崔卢郑王四大家为显贵,尤其是太常崔大人、卢大人等,为朝中肱骨……”

贺欢听得十分认真,偶尔在倾听里露出一点惊讶、感慨、赞同等神色,让喝了几杯美酒的驿长都有些飘飘然,不但将平时所知无不言,连平时只要以中偶尔揣摩的一些想法都一并托出。

这种指点江山的感觉是如此美好,宋驿长说到最后,甚至提起了一些朝臣八卦,比如朝中猛将杨大眼在汉中出征,而他的老婆在洛阳偷人偷得人尽皆知。还有洛阳城最近的大修佛寺,征发诸多徭役,许多不堪差役的人家主动出家,投奔佛寺麾下……

他说到最后,终于不胜酒力,趴在桌上,沉沉睡去。

贺欢执起酒杯,将那杯拿在手中许久,喝了一个多时辰都没有少多少的酒水,一饮而尽。

这一路上,他已经向许多驿站打听了朝中事情,所知基本大同小异,大同的是朝廷的权势在何人手中,小异的则是这些家长里短,但阿萧也曾经告诉过他,万事万物都有联系,该如何从繁复的情报中抽丝剥茧,找到源头。

他已经从中敏锐地发现,国舅高肇和宗王元详之间,已经渐渐有了争权迹象。

洛阳守备甚严,他们这些人,是不能带着枪械利器进入洛阳城的,所以,想救出那位魏大夫,强攻的成功率不太高,智取是更合适选择。

次日,贺欢告别驿长,准备进入洛阳城,临走时,他还送了驿长一件小礼物。

“这两片琉璃瓦,如此贵重的东西,哪里使得……”驿长嘴上说得使不得,手上却是把这两片琉璃瓦捏得死死地,一点没有放手的意思,一直到贺欢走远了,他才一脸喜气地招来家人。

“咱们有两片琉璃瓦了,你们准备准备,找个黄道吉日,咱们要将瓦片上房,邀请亲朋前来庆贺,知道了么?”

“真的么,这就是琉璃瓦……嗷!爹你打得我好疼。”

“摸什么,这么贵重的东西,要放在屋顶上,到时家里就亮堂了。”

“对啊,冬天你们也不用在门口看书做针线,屋里暖和多了。”

“听说洛阳要修筑一座七宝琉璃寺,整个正殿都用琉璃瓦、琉璃窗呢。”

“咱们小户人家,用不起琉璃窗,但这两片瓦,也能沾沾福气了。”

“就是就是。”

……

贺欢带着手下进入洛阳城后,已经是他从襄阳离开的第十天,这些日子,他也将手中的财物清点了一番,对阿萧的大方感觉到咋舌之余,也对那位需要花费如此之多财货营救的女子,产生了些许好奇。

他车上的,除了锦缎琉璃等上品好物,还有珍贵的座钟、观星镜等奇物。

这样的好东西,用来贿赂朝臣,实在是暴殄天物!

当然,想是这么想,贺欢却没有节约的意思,入城第一天,他只带了几个兄弟入城,其它兄弟都在城外官驿中驻扎。

随后,便带着刺史大的文书,先是排个给陛下贡献宝物的队,然后便带着礼物,去见求见北海王元详。

元详贪婪又好骗,在把玩了如今朝廷里只有皇宫才有的精美座钟后,贺欢都不用打什么草稿,便同意让人带他去见魏大夫。

魏大夫还在元勰府上,和元勰一起处理半软禁状态,外人轻易不得见,但元祥权势极高,当然不在“外人”的范围。

入了元勰府上,贺欢一路非常顺利地的在一处小院中见到了魏大夫。

她一身素衣,长发只以一个竹钗随意挽起,正伏案而书,对贺欢的到来视而不见。

许久之后,她才伸了个懒腰,顶着大大的黑眼圈和熬夜状态下的粗糙皮肤,抬起头来,打量着他。

贺欢恭敬道:“属下奉刺史之命,前来助上官回归襄阳。”

魏知善打量着贺欢的筋骨肌肉,惊叹道:“好棒的皮肤和肌理,骨架也好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