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且将说来!”元宏喜道。

萧君泽回想着那个总给他找麻烦的咸阳王元禧,眼眸微眯,回想起这人骄奢淫逸、气量狭小,贪婪无度,要收拾他,简直是再容易不过了,于是便缓缓道:“咸阳王殿下不擅俗物,不如将少府一事,另责他人担任,将少府诸坊,恢复旧制,以做表率。”

“这是为何?”元宏不是太愿意,元禧是他亲弟弟,这样解他职,无疑是打弟弟的脸,会伤到他们兄弟感情。

“只要恢复旧制,以做表率,诸世家大户,便能知道其中结症,”萧君泽故作叹息道,“只要能略微给匠户一条活路,让草原诸部有利可图,很快,便又能恢复繁盛,否则,便是陛下以强令推行,必然也是阳奉阴违。”

这其实都是瞎扯,那些工人只是在他手下见过好的,在世族手中,一时半会不习惯,等他们都认命了,效率又会有所恢复的。

他只是想借机弄掉元禧,那人失去这么大块肥肉,必然会报复。

只要报复,他就有的是办法,让他后悔。

元宏按住太阳穴:“若将他调离,一时半会,还真无法补偿于他……他必会迁怒于你,到时又是麻烦。”

萧君泽挑眉:“哟,国库又空了,陛下这是又准备南下了?”

“只是准备,”元宏叹息道:“我这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不抓紧时间,怕是难以看到天下一统。”

那你肯定是看不到了!

萧君泽道:“那就是陛下的事了,不如,便让太子殿下接任吧,以磨练太子为由,便是咸阳王殿下,也找不出理由来。”

元宏本想说那样岂不是太子帮你挡枪?

但看到君泽似笑非笑表情,他心中有所了悟,叹息一声:“便依你吧。”

元恪身为太子,也该早点和将来重臣交锋,不然怎么算是磨砺呢?

冯诞这时走了过来:“陛下,该用膳了。”

于是话题转移。

萧君泽坐在一边,思考着这次要怎么样把该拖下水的,都拖下来,想南下,不可能的!

我的登基计划,你就别来凑热闹了。

正好,他身边人都不在,就算玩些大的,也没人来唠叨。

第123章 一言为定

元宏这一年来,已经感觉到有些力不从心。

先前那几乎无穷无尽的精力,在那场大病后,稍微疲惫一些,便能觉得胸口闷痛,需要休息许久才能缓解。

他并不头铁,在发现这一点后,国中大事,便多交给元勰、元澄、李彪、王肃等人施行,同时也加强对太子的教育,朝中重要之事,冯诞会挑选紧要的告知于他。

太子元恪这一年来便因此遭了大难——没办法,在治国上,元宏是非常优秀的皇帝,凡事喜欢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太子,但他那标准是那是真的高啊。

好在元恪也不是不知好歹,该学学,该改改,恭敬孝顺,在当太子这事上,比他那哥哥的成绩优秀的多。

十二月初,元宏撤销了咸阳王元禧在少府的职责,将少府的职责,交给了太子。

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朝中诸臣都知道,已经被收归少府麾下的盐铁之业,是为什么会亏损,不就是因为咸阳王把这些吃了大头么,如今这块肥肉居然落到太子嘴里,咸阳王必然是不会甘休的。

果然,下朝之后,没过多久,咸阳王元禧便去见了兄长,问他哪里做的不对,为什么要把他解职,是不是太子给你说了什么话,你今天必须给我一个说法。

皇帝本人对弟弟的感情还是很深的,闻言宽慰了他许久,但也仅仅是口头宽慰,宽慰完了,便让他与太子做交接。

元宏自然知道弟弟元禧必然是会给太子找一点麻烦的,不过他觉得这是对太子的磨练,便默许这事。

于是,接下来的几日,元恪刚刚接手部分工坊,立即出现了工坊火灾、工匠逃亡、府库亏空等种种麻烦,把太子弄得焦头烂额。

萧君泽没理会这些,他正把自己腌制的肉和灌好的腊肠挂在后院里,准备挂上二十来天后,拿去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