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元宏一提起这事,神情便又哀伤无比:“若他真能复生,朕自然再让他当左仆射。”

他本来计划过几个月,等六月农闲时南下,如今痛失左相,如果不及时补救,便要耽误他的大计了。

萧君泽无语,只能同意。

但是让他去坐班工作、去河滩上跑上跑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时候,他手下的学生们便派上了用场,当崔曜翻看着萧君泽递过来的文书时,手都是抖的。

“山长啊!”崔曜忍不住反对道,“学生年仅十二,这样关系万人的粮草调度,实在是责任重大,不敢领受。”

“我不也就比你大那么几个月么。”萧君泽淡定道,“没什么不能领受的,有不处理不了的来问我,我再去找彦和便是,有我撑着,责任落不到你头上。”

河工一道,最重要的就是处理河工之间冲突,还有调动粮草、船只,前者需要武力,后者需要数学,崔曜数学在萧君泽看来,比掌管全国钱粮的李彪也不差了。

只是缺少一点经验而已,能用!

崔曜看着君泽,对方也回望着他,数息之后,崔曜咬咬牙:“那,那学生便先试试!”

于是,崔曜就这样顶着稚嫩的脸,每日奔波在这运河上下。

斛律明月则有了一只“治安队”,每天披甲策马,游荡在大大小小的河滩工地,偶尔会遇到有河工拦马大诉被欺负、克扣粮食等事,便一起带走,全送给崔曜添麻烦。

崔曜年纪小,但自小便撑起一个家,思维敏捷,虽然河边许多郡守、县令都对他十分轻视,但毕竟有朝廷做后盾,虽然磕磕绊绊,却也把事情渐渐理顺,让原本有些停滞的修河,追赶起去年速度。

但超过是不可能的,他没有元勰的身份地位,很难做到通力合作,甚至度支尚书李彪在拔粮时,也时常克扣,让崔曜时常委屈焦虑。

不过萧君泽还是给他指出了办法,既然朝廷可以设粮仓,河工为何不可以设一个粮仓,工坊里那么多的盐货、铁器、玻璃、灯油,完全可以绕过朝廷,不让中间商赚差价,直接从世家大族手中收购粮食。

崔曜惊住了:“可是山长,你刚刚气死了李冲,他们会卖给你吗?”

“怎么会不卖?”萧君泽不由笑道,“你不会以为,这些门阀世族,都是铁板一块吧?”

崔曜恍然大悟,十分佩服,整个人精神都振奋起来,他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不就是拉拢和打压,陷害和救助么,这事,他熟!

……

崔曜于是带着许多钱财,挨个拜访了周围的乡豪们,但让他惊讶的是,乡豪们拒绝了他出钱购粮的想法,他们有些人希望能得到梳洗羊毛的办法,有些的人想购买织机,有些人则想得到印刷的油……

崔曜在这些事上没法做主,于是回去询问了萧君泽。

“可以啊,”萧君泽微微一笑,“来,阿曜,我给你讲一个,代理商人的制度!”

崔曜眼睛一亮,立刻坐得十分端正,目光炯然地看着君泽。

萧君泽便道:“每一个郡,都设一个代理商人,咱们的货物,都直接发给代理商们,他负责以粮草来换,各郡的货物,相互都不侵扰。你觉得,他们,会愿意吗?”

崔曜倒吸了一口冷气:“山长,您要将他们一网打尽么?”

“这怎么叫一网打尽呢?”萧君泽微笑道,“这叫‘双赢’,咱们的货物,每次送到乡里,都十分麻烦,许多世族还在私下抢掠,有的会禁乡人购买,但若是愿意合作,那么,各地乡豪会如何选?”

崔曜心中泛起一股火热,朗声道:“他们会主动售卖,从中获利,并且与我等合作,等他们尝到甜头,到时,咱们修河沿路,也能得到他们鼎力支持!甚至于,一些不重要的支河灌渠,也能让他们修筑!”

萧君泽点点头,露出满意之色:“正是如此,还有,如纺线织布之事,咱们工坊的工人本就不足,完全可以卖给他们织机,让他们自己纺织。阿曜,这世间之财,需得流动,才能利天下,我等所赚之财,能得广厦万千,绫罗、粮食无数,可身而为人,每夜能睡不过一床,一日能穿不过一衣,只有让天下人都能日睡一床,日穿一衣,日食三餐,方得人间之趣?”

崔曜心悦臣服,虔诚叩拜:“徒儿受教!”

萧君泽期盼地看着他:“那便去速速去做!”

“是!”崔曜高声应道,然后起身,推开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