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可从古至今,朝廷以商为贱……这钱多了,天下皆为逐利之人,于国何益?”

“愚昧!”萧君泽不去看皇帝的脸色,“这中原繁华,靠的就是互通有无,越是庶民,越需要商人,因为庶民没有办法自给自足!他们需要盐、需要铁、需要布、需要油,没有商人带来这些,他们便不能独立生存,需要依靠世家大族庇护而活,因为只有世家大族,撑得起如此多的产业。如此,陛下你说,钱有什么用?”

拓拔宏目光变化,他从没想过这治理世间,居然可以从这种角度来解析,却又是如此的合理,浑然天成。

他自继位以来,多亲力亲为,对朝廷的户籍、编户十分清楚,当然也知道自三长制、均田制改革后,各地奴婢数量不减反曾,他以为是税过于重了,时常对下减税一年半年,却不见成效。

但按君泽说法,减税并不能改变那些庶民的生活,只能减轻一些,等恢复之后,又不见成效。

而若商业繁茂,小民们便能减轻对世家之依附……

拓拔宏深吸了一口气:“如此推之,若商业繁茂,还能以奇巧之物,将门阀之家积蓄的钱粮换出,流入市井,如此,便能让更多贫者有衣有食,这也是君泽你,弄出这奇物的原由?”

萧君泽这才满意:“行,还算机敏,懂得其中关系。”

拓拔宏深受启发:“君泽你果然是罕见的人物,昔日大儒们,于朕眼前,提起治国,无非是劝客农桑、兴修水利、轻徭薄赋,而你所见所思,却是人发人深省,得见前人所不得……”

“你再吹捧我,也是要付钱的。”萧君泽冷漠地打断他。

拓拔宏停滞了有两三秒,才轻轻磨牙道:“朕最近修筑洛阳城,又减免税赋,还刚刚结束南征,赏了有功之臣,更别提为了平城礼佛,动工了洛阳佛窟,朕、没有钱!”

萧君泽看着他,目光冷漠,带着控诉。

拓拔宏一脸无奈,面带可惜,那意思,反正我就是没钱,你还能打我不成?

冯诞见气氛越发激烈,立刻道:“既然都是能做钱,那土地亦能做钱,君泽要筑学堂,广收门徒,陛下您看哪片地方合适,便划给君泽,作为补偿,你看如何?”

拓拔宏顿时微笑起来:“阿诞果然聪慧,来人,上洛阳舆图!”

于是也不要萧君泽点头同意,让侍者摊开舆图,用手在上边画了一个圈:“这些地方,都已经被划走了,这些地方,另有用处,这些地方,是将来皇宫扩建之所,嗯……这城外十、城外二十里外的山峦,你可以随意挑选。”

萧君泽看他:“随意挑选?”

“随意挑选!”拓拔宏斩钉截铁地说。

反正这些地方荒废多年,无人开垦,都是他的国土,指山给磨,提一笔的事情,当然想怎么给,就怎么给。

萧君泽也懒得和这厚脸皮的家伙争,于是仔细看了一眼,便圈了一处地:“我那矿山在此地不远,离大河也近,这里此地十里方圆都给我,可否?”

拓拔宏看了一眼那地盘,都是荒山野岭,便点头道:“可!”

……

见完皇帝,萧君泽便去看了自己的领地,在洛阳城外的西北角处选了一小块地,用来修筑学舍。

自从权贵迁都洛阳后,世家大族都在疯狂侵占土地,洛阳城西这处地因着离城甚远,且接靠近矿山,不易耕作,在冯诞的帮助下,很容易便拿到了地契。

拿到了归拿到了,可工匠一时半会却找不到——

冯诞有些尴尬地道:“如今,整个洛阳都在大兴土木,宗王勋贵们都有自家工匠,自然要先紧着自己,朝廷的工匠都在建更重要的建筑、比如太学、国子监等重要地标,陛下当初说好给你的五百工匠,如今都被征用,正在修筑祭天的圜丘。”

“这样啊。”但萧君泽却也不急:“劳烦兄长,帮我找些擅长术数之人。”

“好!”冯诞还补充道,“如今木料也甚是稀缺,为兄会为你备着,最多两个月,你这学舍,便能动工。”

萧君泽目光一动:“兄长,也不一定全要木匠,你帮我搜寻一下,石匠也可。”

冯诞允了。

……

不得不说,萧君泽选择认识相助冯诞这事,十二分地划算。

甚至他感觉比直接救拓拔宏的命还划算——拓拔宏不是个轻易能被拿捏的,他思维敏捷,志向远大,且心眼不大,有着年轻人特有的傲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