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经验不多的导演新人,有这么两位老前辈带着,用受益匪浅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这孩子本身潜力足够,说实话我都有点见猎心喜,要不是他是你的人,我都想拐到本山传媒了。”

本山大叔凑了过来,笑呵呵道:“这本子还是他写的,我跟范围再混蛋也不能把原作者给抛开,何况这小子有时候许多点子的角度蛮出乎我意料的,确实是跟年轻人有代沟了。”

他自己就出身寒微,对下面努力往上爬的人自然就愿意提携一把。

再者说这部片子还是稀少的农村类型,并且不是挖掘苦难的那种,这就正好戳中本山大叔的喜好了。

他巴不得好好提携下后辈,为这方面类型的电影打基础。

毕竟他的弟子以后在这种类型的影视剧里,机会多多,算是如鱼得水。

再不济也能留个香火情。

“哎,跟我可没关系,我这人大家都知道,绝不是戏霸,导演让干啥就干啥。”范围连忙打岔。

这让本山大叔一说,自己还给捎带上了。

这两人一搭茬,顿时笑点就冒出来了,连徐嘉这个局外人都乐得不行。

这俩老师日常生活,那都跟小品似的,可乐。

“等会儿,我好像又有灵感了,下场戏咱这么拍成不成?”

徐垒一拍脑袋,凑过去跟本山大叔还有范围老师聊了起来。

别看三人争得面红耳赤,可一丝火气都没有。

反而能让人感觉到蓬勃的创作热情来,这是内地影视在进入资本时代后少有的情景。

等到拍摄结束,嘉行酒楼的宴席也终于给送了过来。

所有人闻到熟悉的气味,那叫一个热情高涨。

徐嘉则是专门找到范围老师,出言道:“范老师,您这下半年档期还空着吗?”

“别人要问,那我肯定得琢磨琢磨,不过你们嘉行,那我硬挤也要挤出来。”范围老师笑道。

谁让嘉行的口碑在圈内是出了名的好,只要是演员哪都不想错过,更不要说范围这种想要碰到好戏的演员。

“我这打算开个项目,拍部电影,背景是二十世纪八零年代,两个家庭的故事,主角刘耀军和妻子王丽云是工厂职工,他们跟李海燕一家同住在单位宿舍,两家人的孩子也是同月同日生,关系亲近。”

“不过在一次两个孩子结伴去水库的时候,王丽云的孩子刘星意外溺亡,失去独苗的一家人远走他乡,并收养了一个男孩,三十年后,两家人再度相逢……”

徐嘉讲述着这个故事的梗概,对付范围这种好演员,单靠钱或许也能打动,但剧本足够吸引的话,才能调动起对方全部的能力来。

这部电影,徐嘉是奔着拿奖去的,只不过一开始并不能这么讲。

有时候给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反而容易出现问题。

得奖只是附带的,对徐嘉来说,能够拍出一部好作品才是最重要的。

这是嘉行的立身之本。

之所以专程来邀请范围,就是因为后者拍这种生活戏,还是工人背景的,那是国内独一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