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页

魏徵终于脸色好转,李玄霸松了口气,对走神的翟让道:“下一步追杀杨广的计划,就等这次行动圆满成功后,我再告知翟公。若这次没有太大危险的行动成功,我想翟公应当会听一听我下一步献策了。”

翟让拱手:“翟某愿意洗耳恭听,请李郎君继续说。”

魏徵也道:“三郎君稍等,我先找来笔墨记录,好带给知世郎。”

李智云非常体贴地把纸笔拿过来:“我就知道你会需要,已经准备好了。翟公要吗?”

翟让有点尴尬道:“我、我就……”

李智云道:“我帮翟公记录一份可好?”

翟让忙道:“谢过李小郎君。”

李智云在腿上铺开纸:“不谢。该是我谢翟公收留。”

李玄霸待他们准备好后,继续说起下一步计划。

下一步计划,就是历史中的“雁门之围”。

如之前所说,以杨广的性格,他一定会重蹈覆辙。杨广去雁门,就是如大隋还兴盛时一样,想要让万夷来朝。

他不蠢,知道东突厥已经离心,便想如以前那样亲自去边疆震慑东突厥,让东突厥可汗乖乖来赔罪。

但他完全没想到,或者是不愿意去想,现在的大隋已经日落西山,而东突厥正蒸蒸日上。

东突厥可汗确实来了,却是带着十万大军来的。

后世演员把隋炀帝演成了一个非常有魅力的神经质暴君,就算乱世来临也丝毫不乱,只是癫狂地等待穷途末路。

历史中的杨广其实胆子没有影视剧中的杨广那么有魅力。

他在雁门郡之围中,每日都抱着自己儿子孙子嗷嗷大哭,半点帝王威严都没有。

他在大隋末年下江南,也是终于意识到天下大乱,然后鸵鸟思维不肯回西京坐镇平乱,反而在江都大兴土木,准备迁都江都,与中原乱世“划江而治”。

杨广的心态太容易崩了。

雁门之围后,杨广就成了惊弓之鸟,成为他将来逃到江南当鸵鸟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时杨广都凑不出来解围的兵,只能承诺厚赏,让天下人来救他。

最后因为这件事太丢脸,杨广被救之后就不想大张旗鼓奖励救他的人,所以这厚赏就被吞了。

大隋最后一丝政治信用破产。

哦,对了,其中救驾赏赐被吞的人中有他二哥李世民。

“根据我在张掖打探的消息,东突厥可汗一直对大隋虎视眈眈,想要复刻十六国时让中原称臣的‘辉煌’。东突厥可汗已经养了十万雄师,就等着入主中原。三征高丽后,杨广已经征不出兵来。他既然敢去雁门,东突厥可汗一定会出兵。”

李玄霸的话音刚落,翟让就惊诧道:“难道狗皇帝会死于突厥人之手?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