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页

不对,自己可没说让他们这么不省心啊!他是很认真地想把薛收和薛德音都劝进自家碗里,谁知道他们会这样!

李玄霸道:“那……那你要不要去张掖?”

薛元敬抹着眼泪道:“去,我去,我也要让他们操心我!我要去边塞!我和你一起走!我要去吃沙子!”

李玄霸:“张掖其实没有沙子……行,你想吃沙子,我带你去伊吾城。”

薛元敬吸了吸鼻子:“好!真是气死我了!”

李玄霸继续心虚。

咳,这真的不是我的错。如果我有错,那么我的兄长李世民肯定要承担一大半的错。他是兄长还是主公,理应承担最主要的责任。

薛元敬和家里人说了一声,就真的自诩李玄霸的下属,帮李玄霸张罗起河东的事务。

薛元敬的“入伙”,昭示着河东薛氏正式旗帜鲜明地支持唐国公府。

虽然与李玄霸表现得很亲近,但在大事上还在观望的河东柳氏、河东裴氏坐不住了。

你们河东薛氏的人怎么偷跑?

“能不偷跑吗?薛道衡是李三郎的老师,他们河东薛氏早就把李三郎当自家人。”

“哼,什么河东薛氏,不过是巴蜀来的蛮夷,趁着我们河东世家南下的时候鸠占鹊巢,果然没有一丁点世家的矜持!”

“那我们怎么办?”

“裴公也是李三郎的老师,快选一选族中有没有合适的人,去压薛元敬一头!”

然后他们扒拉了一下,头疼地发现,能压薛元敬一头的人还真没有。

如果有,“河东三凤”就不会全是薛家人了。

敢为河东世家代言,这不是薛家人自己造势就能成的,显然也得到了河东郡其他世家的默认。

不过河东裴氏和河东柳氏并非只在河东有人才。

两家人都曾经南渡,所以在河南、湖北、江东等地开枝散叶,有许多人才都在南朝为官。这些人才因为曾经投靠南朝,没有在大隋抢得先机。

原本留守河东郡的河东裴氏、河东柳氏并不太愿意提携这部分族人。

就是同一族,也要讲究支脉主脉,大房小房。

原本的主脉大房南渡式微,留守的这部分族人反而兴盛。他们当然想成为新的大房。

但遇到家族竞争,他们就没办法了,只能去请族人帮忙。

好歹肉烂在锅里吧。

不能便宜河东薛氏那个外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