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页

李渊偏爱李建成和李元吉,所以李元吉跳着脚与窦夫人对着干,窦夫人都无法说李元吉不孝。

因为李渊没说李元吉不孝。

如果窦夫人真的在外说李元吉不孝,李渊站在李元吉这一边,世人不会说李元吉不孝,只会说窦夫人不慈。

李元吉已经九周岁,早就过了蒙童的年龄。他的教育窦夫人已经无法插手。

李建成早就年过弱冠,孩子都有了好几个,行事更是自由。

窦夫人对他们有养育照顾和劝谏的义务,但没有教管的权力。

何况此时男主外女主内,窦夫人的活动范围局限于内院,顶多加上其他贵族的后院社交。李建成已经为官,他所做任何非内院的事都不需要知会窦夫人。

何况李建成也不是擅自行动。他先知会了李渊,所派仆从和李渊派去的仆从一同去见李世民和李玄霸。

论责任,他可以说已经免责了。

所以此事的起因虽然是他的亲家,但李渊回家都得安慰他,说这是自己的错。

窦夫人管不了李建成。她得知李建成派人训斥李世民和李玄霸这件事中有李元吉的撺掇后,想以母亲的身份责备李元吉不该挑拨离间。

谁知道李元吉一哭二闹说窦夫人冤枉他,开始翻旧账说窦夫人先丢弃他,后来不肯抚养他,现在居然也一直讨厌自己,还诬陷自己。

李元吉居然在唐国公府门口滚地大哭,引得不少人围观。

李元吉这一滚,把李建成的气也挑了起来。李建成质问窦夫人为何诬陷幼弟,她这样做会损害幼弟的名声,说不定会耽误幼弟的仕途。

窦夫人无可奈何,唯一能做的事就是让李世民和李玄霸住在别庄,让他们远离府中这些糟心事。

万氏把李智云带到自己院子中小心藏着,不让他出门,连送去李世民和李玄霸所居住的别庄都不敢,怕他沾上麻烦。

李渊在涿郡督送粮草有功,这次回洛阳肯定有赏。李世民和李玄霸也立了很大的功劳。父子三人一同升官,李渊正美滋滋的。

谁知道一回来,得知家中又闹了笑话,李渊心里那气憋的啊,如果不是对窦夫人有感情,他都要骂人了。

李渊心里憋着气,又不想对窦夫人说太重的话,就拉着窦夫人的族兄,陈国公窦庆喝酒抱怨。

窦庆叹气:“你夫人早失怙恃,无人教导,不知道孩子长大后兄弟之情就和朝堂之事息息相关。她处理不了很正常。世间女子都是如此,你奢望她能弄懂这些事才不对。教养儿子本就是父亲的责任。你自己没教养好,责怪夫人做什么?难道是你之前把教养儿子的责任都推给了你夫人?那岂不更是你的错?”

李渊被窦庆堵得无话可说,讪讪而归。

窦庆摇头冷笑。

李渊纵容李建成和李元吉,反怪族妹处理不周,真是可笑。只是这是唐国公府家中事,若不是李渊主动撞上来,他也不好询问。

不过窦庆还是让自己夫人去寻窦夫人提点一二。

即使都是她所生的孩子,也会有亲疏远近。如果实在是管不了就最好别管,本来管儿子就是男人的事,窦夫人何必去遭这个嫌?好好对待李二郎李三郎这两个懂事又出色的孩子,将来让李二郎李三郎孝顺她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