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这个过程要持续好一会儿,导师也没有一直盯着,甚至得闲还跟江渔说起话来,“小江啊,真想好了,不继续深造了?”

江渔“嗯”了一声,看到导师恨铁不成钢的脸,又多说了两句。

“您之前也说过,我们学这个专业早晚都要回归到民生上。我觉得回去养鱼挺好的,也能学以致用。”

“说是这么说!”人到中年的水产学教授看着这个难得的全才苗子,忍不住道,“可也不必急于现在嘛!咱们这个深海养殖环境实时监测平台才搭建起来,本来海洋研究就复杂,你这才刚刚摸到门道呢,干嘛那么着急忙慌回去赚钱?”

导师怕学生年纪轻轻就钻进钱眼子里,特意又多补充了半句,“理论研究做好了,未来你创业开公司都是很顺其自然的!那时候可不是几亩鱼塘的小打小闹了,百万千万级量产都是轻轻松松的!”

他们在周长近百米的硕大深海鱼箱旁边说着话,载着数十人的渔船渺小得像圆饼上的一粒小芝麻。

而小芝麻中还有更小的芝麻——那些从海里被打捞起来的鱼。鱼儿们不断地跳跃挣扎,有小鱼苗从网口挣脱出来,在船板上一摆一摆地,很快尾巴就不动了。

像极了被命运裹挟的无能为力。

都说鱼儿拼了命的游,只要跃了龙门,就能化作龙翱翔九天。

但说不定对鱼来说,它们从来想的都不是翱翔九天。它们只希望能在舒适的海域成长,洄游,贴着家人伴侣穿梭在珊瑚丛中,自在游荡。

江渔伸手捉住一只绿鳍马面鲀的尾巴,将它重新扔回海里。

他对着导师道,“监测平台的技术部分我已经都和学弟交接好了,云端实施也会有备份,不会出大问题。至于其他的……”

江渔低头看向起伏的海水。淡蓝深蓝靛蓝,一层层的蓝色在水波中汇聚又起落,他闻到了海水的味道。

是腥的。

也是香的。

“我阿爸当年是从几百尾鱼苗养起的。一个鱼塘一个鱼塘养着,也把我养大了,也供上了一个镇子的鱼。”

“现在技术瓶颈突破了,有的是水产大户百万千万级别的规模化养殖,不缺我一个。”

“我现在只想回去多养些品种,多养些量,供给想要我鱼的人吃。”

大城市也去过了,大海也看过了。

江渔觉得自己还是一只适合鱼塘的小鱼儿。不需要游太远,只想待在被人一捞就能捞到的地方。

江渔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导师也不再劝。

“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学到的东西用到实处,也不错!”导师点点头,送给自己学生一个真挚的祝福,“那就希望我有朝一日也能吃到你养的鱼吧!”

“嗯。”

江渔想到那个将鱼菜生意从一个小镇做到整个华南地区的男人,眉眼间也带上了期待,“会的。”

做完实验分析回到轮船上,江渔把自己悬在船舷边的渔网给收了起来。

傍晚就要靠岸了,宽叔提前打电话说要来接他,他得早点收拾好,不让宽叔等。

将钓上来的鱼全都装进了防水的篓里,江渔拎着篓回到船舱房间。他们出海实习已经很一段时间了,学生都是两人一间房挤着住。

房间里阿伦刚洗完澡,一边擦头一边在翻包里的零食。

“我说出海久了真的这嘴里能淡出鸟儿来!呸,不对,是咸出鸟儿来!天天都是海鲜腌鱼老几样,腻死了!”阿伦骂骂咧咧地翻箱倒柜,“阿江哥,你从小吃鱼,不觉得腻味吗?”

江渔回到自己铺位整理床铺,否认道,“没有。”

宽叔做的鱼,怎么吃的好吃。

江渔不禁回想起每次回老家,覃宽给他换着花样做的烤鱼烧鱼干锅鱼,总也没有腻的时候。

只可惜船上的厨师太没有水平了,做不出宽叔的半点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