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不一会儿,渔女与童长随沟通好,去一边儿准备客人们的晚饭。

她年纪颇轻,却是当真利落能干。先是利落地捞鱼杀鱼,又在烧锅的间隙去划船。没一会儿,船在江水正中停下,锅里也传出香味儿来。

这样忙碌了,还不忘在客人们讲话时笑着抬头回应。

白争流问:“我看其他船上,仿佛都是父母带着孩子,或者年轻夫妻共同做事。看你的模样,应该并未成婚,”如果成婚了,一般会把头发梳成“妇人头”,“怎么也没有长辈帮你?”

渔女回答:“客官说得不错,我的确尚未定亲呢。阿娘去得早,阿父也生病啦,所以现在只有我来做事。

“不过,周边船上也都是我从小叫‘叔叔’‘婶婶’的人,同样算是我家长辈。若是真忙不过来,他们自然会出手相帮。”

说到这里,她还朝旁边一条渔船挥挥手。坐在那边船头的夫妇笑着回应,显然的确待渔女颇亲近。

白、梅听着、看着,无声地对视一眼。

他们自然能分辨出渔女前面那话的言下之意。作为一个年轻的、模样颇好的女郎,一次请三个青壮年男子上船,对方的确欢喜于招揽了就客人,但也会生出另一重担心。

所以会提到“周围都是我家长辈”。一是自己壮胆,二是告诉客人们,自己并不像是表面那样孤身一人。

白、梅倒是不在意这个。他们仅仅在想,自己视线所及的地方,无论是三人所处的渔女之船,还是周围其他船只,上面都再没有明显的阴气痕迹。就连渔女自己耳垂上那点阴气,也在他们上船至今,隐隐约约比前面淡了一些。

究竟是从哪里沾上的?

梅映寒问:“我们昨日来灵源,听人说江上有些渔人是以船为家——”

女郎:“对,我家便是这样。”

白争流:“寻常时候,你都不下船的吗?”

女郎想一想:“若是没有客人上船吃喝,我便要把打上来的鱼送到城里卖,也算是下了船。”

梅映寒笑:“我还当他们会来收鱼。”

女郎跟着笑:“他们才不会呢!咱们芙蓉江里最不缺鱼了,客栈、食肆老板们只要坐在店里,就有无数人去送哩!不过,倒是有人会来江边收鱼,他们却不是客栈食肆的人,只是把咱们打的鱼整到一起,一并拿去卖给就城里的老板们。”

白、梅点点头,一副“原来如此”的样子。

渔女则继续说:“可他们也要赚钱呀,要是把鱼给了他们,方便是方便,拿到的钱却少了。既然这样,不如我自己去卖。”

白争流:“今日碰到我们,你是不用进城了。”

渔女:“是呀!我这两天运气好哩,昨日、前日也都碰上了大方的客官。”

白、梅听着,再度对视。

也就是说,渔女至少三天之内,都没有离开过江面了。

那么,重点还是在江水上?

伴随两人的思绪,渔船之下,江水缓缓涌动。

船上逐渐安静。见客人们没再开口,渔女赶忙再关照起锅子。

等把锅盖打开,她一下子笑了:“汤鲜味浓,已经煮好啦!”

原来前面童长随与她说的,就是客人们已经吃过剁椒鱼头了,还是城中大店做的呢。渔女若不想一开始就被比下去,不如另辟蹊径,拿鱼头来煮汤,再在鱼肉上做一些花样。

渔女听进去了。此刻,她给三位客人各打了一碗汤,再开始做正菜。

有荤有素。香辣鱼块,酥炸小鱼摆上桌了,又有一道蒸鱼丸,和一盘水灵灵、青翠好看的绿菜。

四菜一汤,加上一壶小酒。放在正经食肆当中,也是完满的一餐。何况是在江上,上船的时候,白、梅可绝对没想到自己能吃得这么好。

虽然对渔女身上的阴气还没有更多思路,但这会儿,白争流诚心诚意地朝女郎夸了一句:“当真是个能干的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