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时间一长,白争流慢慢适应了在雪地上行走,也找到了天山弟子们寻人的规律。

——碰到“有可能遮风挡雪”的地方,就过去查探一番,看看能不能发觉镇民留下的线索。

这个法子简单粗暴,却的确有用。顺着一道道被划在树上的刻痕,几人心头逐渐勾勒出上山镇民们的行踪。

也愈是担心。

与身怀武功,行路较为轻松的江湖客们不同。镇民们在雪山上行走的速度更慢,面对风雪时也更加难捱。

几个江湖客花了一天时间走完的路程,镇民们走了足足两天。他们担忧而又沉重地留下记号,明明是简单的划痕,却能让天山弟子们解读出:“……到现在还是没有赵大的线索,他们估算了赵大能带上的食水,觉得情况非常不乐观。再走一天半,如果还是找不到人,他们也要开始折返了。”

镇民们上一次山,能携带的食物数量够他们行路七天。这不单单包含了“去”路,也要包含归程。

不能让自己落入没有吃食饮水的境地。真到了那一步,哪怕是珍贵的、可以换取一家人接下来一年乃至数年生活费用的雪莲,也必须被咽下肚子。

这是所有雪山子民千百年来的生存经验。夜晚,火堆旁边,天山弟子们与白争流说起时,白争流点点头:“是该如此。”

他们是在另一个林子里歇下来的。几人以一颗小树作为依凭,用从其他地方寻来的树枝在它旁边搭建出一个简陋的庇护地,可以为他们挡走大半寒风。又有火堆、此前从门派中带出来的食物,勉强保持温暖并填饱肚子。

“睡吧。”梅映寒对其他人说,“我来守前半晚。”

玉涵、韩殊脸上还带有忧心忡忡,白争流则说:“梅兄,咱们一起?”

梅映寒看他片刻,像是想了想,没有拒绝,“好。”

两人一同守夜。

师弟、师妹们的呼吸逐渐变得绵长而均匀,梅映寒靠在树干上,手指顺着镇星的剑鞘一点点滑动。

白争流看在眼里,微笑着低声道:“看来梅兄如今也适应了这把宝剑。”

梅映寒一怔,转头看他。

白争流拿自己举例子:“刚知道二十八将身负不凡的时候,我可真是……”

梅映寒听着,微微笑一下,脸上呈现出柔和神色。

他道:“是该请教一下白兄的经验。”

白争流:“也没什么‘经验’。只是有了杨将军的话,我瞬时就想明白了。无论是什么出身来历、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二十八将不都是陪伴我几百个日夜的好伙伴?更不用说,镇星陪了梅兄不单单是几百个日夜。”

梅映寒道:“我如今一静下来,还是要想到师父、师叔伯们昨日的话。《摘星录》竟在前朝末年就有流传吗?还闹得前朝皇帝丧心病狂,做出那等恶事。”

白争流想了想,说:“我就是这么一想——你说,天上的神仙能把镇星给长阳子前辈,以此来助前辈诛杀奸佞,是不是意味着奸佞那边也有天上恶人相帮?……只是神仙能斗他们那边儿的恶种,却无法插手下界之事,这才有了‘赠剑’一出。”

梅映寒听得怔然:“这……”

白争流道:“呀,梅兄也莫要太把我这念头放在心上。”

梅映寒摇摇头:“白兄说的确有几分道理。别的不说,《摘星录》里记载的,的确是实实在在的邪术妖法。我们此前从中记下那些,纵然是为了应对怨鬼,也实在太过冒险。”

白争流赞同:“也是。但当初也是没办法……”

两个人这么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话。也留心查看火堆,不让火焰熄灭。

伴随着树枝偶尔发出的噼爆动静,刀客与剑客的声音越来越轻。直到最后,变得全然安静。

白争流就是在这样的安静中再度开口的。他的视线落在空气中某个虚无的点上,问梅映寒:“依照梅兄的经验,那些镇民当真能寻到人吗?咱们又当真能找到他们吗?”

“至少到这里时,还没有寻人的镇民减少,”梅映寒没说“是”或“不是”,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安慰白争流,“这就是如今最好的消息。”

白争流闻言一哂:“也是。”

他心头同样有庆幸。要是昨天、前天,还没有参与到此次找人的行动当中,白争流自知他怕是不会因为这么微末简单的小事而欢喜。可现在,亲身经历了雪山环境的恶劣苍茫,白争流开始切实地因傍晚在林间看到的那些刻痕而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