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共存亡

当日下午,川军第一四四师所部首先与日军在太湖南岸一处叫做金村的地方与敌人进行激战,师长郭勋祺亲临战场一线指挥,士气十分振奋。再加之官兵们亲眼目睹了国土遭敌军飞机轰炸,千家万户走死逃生,房屋被烧毁,人民被蹂躏,顿时击起了对日寇的极度愤恨,作战时不怕牺牲,悍不畏死,击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

同是川军,相比于一四四师,孤军处于泗安镇的一四五师可就没那么幸运了。

进犯泗安之敌起初是只有一个旅团,步骑兵加起来约莫五千多人,但很快就加到了一万人的规模,再配上坦克和装甲车约莫三十余辆,在飞机二十余架以及坦克、大炮的掩护下对泗安县城发起了猛烈进攻。

这天是1937年11月24日。

在激战三天两夜之后,川军第一四五师伤亡十分惨重,师长饶国华亲自带领第433旅死守泗安,却不曾想,川军团长刘汝斋见到前线尸横遍野,草木皆赤,吓得擅自带兵后撤,随后泗安失守,师长饶国华带兵坚守阵地至最后一刻,终于弹尽援绝,临了前,他感觉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更对不起一手提携他的刘湘,随自戕身亡。

饶国华将军在自戕前,曾留下了一封绝命书,上面写的内容大概是:刘汝斋不听指挥,以致兵败,职唯有不惜一死,以报甫公(指刘湘,刘湘字甫澄)知遇暨川中父老之情。

这一天,正是唐生智召开记者会后的同一天。

川军不负国,国人不负川!

日军在夺下泗安以后,日军随即率领其本部主力以及伪满洲国靖安军继续向西进发,进攻广德。

至此,算上淳化镇、句容等阵地的战事,南京外围可谓是打得一片热闹啊……

只是,日军在这场交战中逐渐占领了上风,国军将士们的拼死付出,并没有抵挡住他们的铁蹄与飞机大炮。

而身处南京城内的各部自然也大概知道外围阵地的状况了,他们几乎都在忙着整顿、训练,不为其他的,就为多杀几个小鬼子,连唐长官都要与南京共存亡了,谁敢有那等逃跑的念头?与死在宪兵执法队的枪口下,还不如死在抗日的战场上。

张天海也不例外,他也忙着训练他的直一团,由于时间紧迫,他也只能是教这些士兵如何提高射击准度了,毕竟这些兵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不至于说连工事构筑方面都不懂。

当然了,在工事构筑方面,张天海也专门“请”了工事方面的专家到各营各连进行教学,当然了,这些所谓的专家就是工兵连最新分配到的几名军官中的两名,再加上黄埔毕业出来的几个毕业生,在经过张玉麟同志对他们进行工事构筑方面的悉心培训之后,终于“出师”了。

其实张天海也不是不重视工兵的作用,而是在他看来,南京这一战能不能活下去还另说呢,工兵大多时候要做的不过是爆破以及反地雷等等各个方面罢了。现在是什么情况,现在是日军马上就要兵临城下了,要做更多的是构筑好阵地,以及练好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