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丑皇 易人北 5271 字 2022-09-06

这边,当太子密使发现自己的营帐中竟多出了一个木盒,不明所以下打开一看。

太子密使一屁股坐倒在地。

“大人,怎么了?”这名使臣的随从连忙上前查看,“啊!”

“怎么办?你说怎么办?这真的是刘将军?他的人头怎么会……”

“大人莫慌,小的先出去探听一番,这木盒您先收起,等小的回来再作处理。”

躲在暗处的张平看那名随从穿着普通士兵服走出那密使的营帐又看他绕了一圈后回来,发现他身手相当轻盈,不由暗赞一声。

等了一盏茶功夫不见他们出来,心想还真给皇甫桀猜对了。对方根本不敢把人头带出帐外处理,可能想就地掩埋。

现在他只要到某些人的营帐去转一圈,再把他们引到这里就行了。

等会儿就等着看人百口莫辩吧。

刘大将军,抱歉了。谁叫你要动我们家王爷呢?你说你这么一大把年纪的人了,联合人家势大的哥哥欺负人家不受宠的弟弟像什么话?

祯胜二十四年六月,护国大将军刘白因病去世,宁王皇甫桀手持密旨暂代统帅一职。

同年八月,传来捷报:匈奴退出雁门关五十里,死伤万余,俘虏四百--这是宁王成为一军统帅后第一个大胜仗。

胜帝龙颜大展,追封刘白为护国公,赐刘府金银万两,只公爵位不得承袭。

太子一派因失去密使消息,几度派人前往雁门关刺探,却一无所获。却不知那密探早已被秘密送入京城,至于送到谁的手上……

朝堂上开始为谁来担任征蛮大将军一职争议不休。

同年十一月,边疆再次传来捷报:大军乘胜追击,匈奴再退五十里,死伤近万,主动要求冬季停战。

朝堂也再次哗然,更是吵得天翻地覆。

太子一派提出让雁门关太守李登任征蛮大将军一职,另派骁骑都尉杨晓辅佐。

收到礼物、感觉出宁王示好之意的惠王一派则提出仍旧由宁王任统帅一职,朝廷另派将领叶詹辅佐。

其中也有人提起让刚从西南回来的言净担任征蛮大将军一职。言净闻言连忙出列辞之,表示自己目前对雁门形式不明,贸然前去恐会延误战机。何况目前边关连番传来捷报,如阵前换将必将动摇军心。

言净谏之:不如就采纳惠王建议,仍旧由宁王担任一军统帅,如他有任何不妥再换不迟。毕竟宁王在边关已征战三年多,此时再另外派将,恐无一人如他熟悉边关形式。

胜帝闻言觉得甚是有理。

甚至有官道:宁王天生貌相异于常人,现匈奴也恐其颜面、称其为“魔帅”。也许宁王生来就该是一员大将,为胜帝守护大亚边境。

此言一出,附和之人众多。

太子还想多言,被韦宰相眼色劝止。

胜帝听众臣言,想到当初四皇子在他面前说的童言,再看他如今在战场上的表现,当即金口一开,定下他统帅之位,同时传圣旨给李登,命他辅佐宁王击退匈奴。

太子暗中咬牙,认定丑四和老二串通一气。

皇甫桀接到圣旨,表现得诚惶诚恐,表示自己一定不负圣恩,三年内定打退匈奴拿到厥顿的降书。

旁边的张平则非常知趣地拿出两包“当地特产”奉给特使。

前来传旨的胡荣皮笑肉不笑地点点头,去见了太守李登后满意归去。

李登进入大帐,却被原刘白手下将领隐隐排斥。皇甫桀为他从中周旋,对他也是礼敬非常。李登意见往往不被采纳,可事后皇甫桀总会亲自来安慰他,表示现在的将领大多数都是刘将的人,他也不好过于干涉他们。

李登见皇甫桀如此委屈求全,也只能忍气吞声。在给某些人联系时,自然把对刘白原班人马的不满、及对皇甫桀作为大帅的软弱陈述了出去。

看到消息的人,再联想当初皇甫桀接旨时的誓言都放心了--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皇甫桀能在三年内打退匈奴那才叫有鬼!何况三年时间,足够他们做很多事。

那边放下对皇甫桀的提防心,专心致志对付唯一的敌手。这边边关众将却齐心一志要给刘白报仇,抱着宁可辅佐四皇子,也绝不让太子得逞的打算,逐渐把心靠向显现出非凡统帅能力的皇甫桀。

祯胜二十五年夏,“魔帅”使用计谋离间单于厥顿与大将呼延丹之间的关系成功。

呼延丹原本是厥顿发妻的弟弟,可在厥顿娶了月氏后,却冷落发妻、封了月氏为正妻。呼延丹为此已对厥顿有所不满,可因其姐深爱厥顿,愿意为了他的大业退让,他才隐忍至今。

可是怀了厥顿之子的菲络却被善妒的月氏诬陷她怀了野种,而一直征战在外的厥顿回来时,菲络已被月氏下狱,孩子也因此流产。菲络在见了厥顿一面后自尽。

呼延丹得此消息后大怒,要求厥顿还他姐姐清白并给其姐姐一个公道。可厥顿却袒护月氏,最后甚至拿出月氏举出的证据,说菲络自知有罪才自尽。

呼延丹不相信那所谓的证据,与厥顿决裂。带领他们一族离开了厥顿。

张平得知这个消息后,盯着皇甫桀看了足足有半个时辰。

“我是突然变美了,还是比以前更丑了,要张公公您这样看我?”皇甫桀抬头戏谑地笑。

张平竖起一根手指,非常认真地道:“第一,别叫我公公,我没你这么大的孙子。第二,男人不能这么在乎自己的容貌。第三,你上次让我给月氏送礼物,送的就是那个证据?”

皇甫桀放下笔,仔细想了想道:“没错。一个小小的礼物,不管它是真是假,借题发挥的是月氏。如果她没有害菲络之心,这个礼物她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张平把手指捏的咯叭响。不管是谁的主意,对妇人出手总非大丈夫所为。而且他不喜欢被隐瞒。

皇甫桀很镇定地补了一句:“不过这离间之计不是我的主意。”

“那是谁?”

“疯子。”

张平转身就走。

皇甫桀在他后面很诚恳地道:“我跟疯子说了这事不能找你,就算找你也要跟你说明白。可他不同意。你知道他现在是我的军师,我也不好太不给他面子。”

张平转头,恨恨地吐出四字:“一丘之貉。”

皇甫桀点点头,重新拿起笔写折子,“再过一个时辰你把周将、陶将请来,就说我有要事相商。不过在这之前你记得把疯子先带来。来了后你就哪儿也别去了,就在我这儿侍候着。我跟你说过多少次,别成天东跑西跑的,我有时想找你都找不到。去吧去吧,快去快回!”

祯胜二十五年末,匈奴自毁冬季不战之约偷袭雁门关。被皇甫桀率兵打退。可不久后大亚方粮草供应竟出现危机。

皇甫桀连上六道奏折,可催来的粮草竟大半参杂了碎石草屑。

皇甫桀一怒之下,把粮草官拉至操练的大军前,当着全军的面把其斩首。

皇甫桀拎着粮草官的头颅,对大军喊道:

“匈奴自毁冬季不战之约偷袭我们,而朝廷却在此时欲断我粮草。其中必有奸人做鬼,甚至很有可能与敌人勾结!如今剩余粮草不足一月之用,等下次朝廷送来粮草还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匈奴既不仁,我们也可不义!为今之计只有一个!抢夺敌人粮草渡过冬季--!”

大军群情激动,发出震天呼喊。让人打仗不给人粮吃,怎么办?当然是抢!

张平看着那还在滴着鲜血的人头,想到皇甫桀在和疯子定下此计时的笑容,也不晓得该佩服、还是该胆寒。--这人对人的心理掌握得实在太透彻,全军几乎都给他一个人玩弄于掌中。

而张平也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大胆,因为他根本就不怕失败。

什么人比一个有野心的聪明人更可怕?

答案只有一个:心智扭曲的聪明人。

皇甫桀赢了。

担心一个月后没有饭吃的兵士们都鼓足了劲,加上前段时间刚被偷袭的怒火,这下能以牙还牙,更是兴奋异常。

单纯以为大亚军队前来报复的匈奴军且战且退,等他们发现大亚士兵一个个睁着红通通的眼睛目标在他们的粮草营时,已经迟了。

胜帝坐在上书房看边关密报,看到士兵迫不得已冒险去抢匈奴的粮草,在众将领的精密策划下,他们竟然没有多少伤亡地抢夺成功,给匈奴造成了巨大打击时,胜帝高兴地击案大笑。

可在他看到己方冒险抢夺敌方粮草只因己方粮草供应出现问题时,胜帝黑了脸。

他不是不知道太子和惠王暗地里互扯后腿挣得厉害,可那是没有伤及大亚根本的话。如今太子一派为打击惠王势力,竟然出现克扣粮草的混帐事,哼!

胜帝冷笑,他能给,就能收。

祯胜二十六年初,胜帝不但没有追究皇甫桀阵前斩粮草官一事,还派了言净推举的人做了粮草官。

胜帝这一举动让诸如惠王及韦问心一类反应敏锐的人感觉到了什么。

叶詹再次上书胜帝,表示想要前往边疆历练。惠王一派的人自然大力举荐。

胜帝思考片刻后,同意。

在叶詹赶至雁门关时,已是开春三月。

张平盘坐在床上运功正至紧要关头。

“咿呀”,皇甫桀连声招呼也没打,随手推开门走了进来。

张平一动未动。皇甫桀往他身边一倒,拉过被子蜷起一双长腿就睡。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

张平睁开眼,眼中精光一闪又变得朴实无华。

已经快二十七岁的张平还是一张骗死人不偿命的老实脸,并没有因为六年的血腥生涯就变得有所不同。相反此时的他看起来更加稳重、更加朴实,让人一看就忍不住想要相信这个人、甚至对他推心置腹。

实际呢?有没有听过近墨者黑这句话?

“王爷,”张平戳了戳身边呼呼大睡的大个子。

大个子翻个身继续睡。

“王爷,听说李太守想把女儿嫁给您?”

大个子醒了,不但醒了,他还急忙坐直了身体堆出了一张笑脸。

“我这不是还没答应吗,你也知道就算我答应了,那也是权且之计。我不会真把他女儿……”

“王爷,陪我练练拳脚吧。”

“呃,好吧。”大个子不情不愿磨磨蹭蹭地下床穿鞋,通常张平说要跟他练拳脚,往往就是想揍他一顿。尤其这两年,越来越不留情面。难道我已经失宠了?大个子忍不住悲伤地想。

“王爷,您在胡思乱想什么呢?我刚突破十成大关,想找个人验证一下和以前有什么不同。这军营里高手不少,可是我能正大光明找去打架的除了你没别人了。快!快!”兴奋得磨拳擦掌的张平浑身有劲无处使,憋得他难受。

皇甫桀脸黑了,看起来相当慑人的胆。自从他成为一军统帅后他就没有再戴过那张面具,因为张平跟他说他那张脸比那张面具更有震撼力。

“你要跟我练拳脚不是因为想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