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7【拔为太子师】

王梓钧 2119 字 2022-09-06

气在不断运转,社会也在不断进步,生产力在不断发展。贫寒女子,必须走出家庭,或者耕田,或者做工。富家女子,因为经济能力支撑,也已经可以走出家庭。这是客观事实,不需要辩驳。女子科举做官,只是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而已。

理跟着气,也在不断变化,男尊女卑那一套,并不适合社会发展,所以皇帝陛下才提出格位论。既然男女人格平等,女子科举做官,也不算什么离经叛道之事,只要这个女子有足够的才能便可。

心与性,才是这场论战的关键。

有些人的心,也就是认知,还跟不上社会发展,打心眼儿里看不起女人。这是良知出现了偏差,需要更多时间来接受。

有些人的性,想要压制女子,不愿让女子有更高的地位,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利益出发点。

包括现在还式微的自然科学,陈确也用这一套来阐述。气是物质,理是规律,心是认知,性是动力,研究自然科学的元素全都具备。

赵瀚看完这篇文章,思索片刻之后说:“下一期的《大同月报》,全文转载这篇文章。着令行人司,派人去杭州,把陈确招来翰林院做博士。他是杭州大学的教授,今后调来金陵大学教书。还有,让他做太子的老师,就讲‘气理心性’这一套。”

“遵旨!”

李香君颇为惊讶,因为陈确太过激进,一直在民间被视为“狂儒”。

这货出身蕺山学派,却在正统派和修正派之外,生生的脱离出来自成一派。而且他这派,目前就他一个人,连个正式的学生都没有(大学里的学生不算)。

“这些报纸,都拿下去吧。”赵瀚不想再看纯粹的吵架文章。

不管是学术之争,还是男女之争,是肯定吵不出一个结果的。

赵瀚需要的,仅仅是吵架的过程。

只需让男女平权的思想,让更多人知道便可,人们接不接受反而在其次。用膝盖思考都知道,大众是很难接受的,生产力发展还没到那个地步。

学术之争也是如此,大范围的公开争论起来,让更多人都来关注思想运动,启发更多人去思考儒学的利弊。

翌日,赵瀚把金陵大学的校长王之良叫来:“学校里如何?”

王之良说:“有人因为学术争论而打架了。”

“哈哈哈哈!”

赵瀚乐得大笑,说道:“只要不出现伤残,年轻人活动一下手脚也好。当然,打人是不对的,该处罚还是要处罚。”

王之良对此很无奈:“陛下,如今吵得最凶的地方,既不是报纸,也不是酒肆,更不是青楼画舫,而恰恰是在大学啊!那些学生,你支持这个,我附和那个,一下课就争论。论着论着就面红耳赤,稍不注意便拳脚相加。”

赵瀚说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极好的现象。不要强求学生信哪一派,也不要笃定哪一派是对的,让学生自己做出他们的选择。”

王之良说道:“陛下,自古儒学争论,未尝有如此混乱过。仅仅是金陵府,便有学派好几十个,其中不乏谬误至极的。这么混乱的思想,势必影响大学的学生,造成大学生的思想也混乱无比。此等局面,不利于圣贤教化,也不利于朝廷治理万民。”

赵瀚却说:“现在是混乱,再过几十年,就能去芜存菁了。不怕乱起来,就怕一家独大,学生连新奇的思想都不敢有。”

如此多的学派,赵瀚居功甚伟。

只因他不承认前朝功名,很多大明的秀才、举人,甚至是进士都没法直接做官。这些读书人,不屑于从小吏做起,要么选择当老师,要么选择在家做学问。然后呼朋唤友,聚会讲学,著书立说,办报传道,指点江山,甚至是在学校里,给学生们灌输自己的思想。

于是,乱七八糟的学派就形成了,有的一个人就敢开宗立派。比如陈确,就是一人一派。

会试期间,大学依旧在开课。

陈确现在成了风云人物,曾经故友,纷纷与他绝交。

就连黄宗羲都写信,驳斥陈确的一些观点,比如不该说《大学》是伪作,但还属于正常讨论范围。黄宗羲和陈确,学术分歧一直很大,但从来没有影响到友谊。

“陈教授,课堂上不能讲气理心性,您放假的时候跟我们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