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页

“肯定不是你。”萧行看到教练那急赤白脸的样子就知道是别队,极大可能是美国队。

“那为什么,现在还还还不出结果?”姚冬问。

萧行想了想:“只能是‘利于运动员原则’了,现在就看检查员和裁判长的立场,还有水下监控的清晰度。”

姚冬一下子就明白了,正统比赛是有“有利于运动员原则”的,就是为了最大可能地保护选手的权益。上一回大萧被人诬陷,是转身检查员一口咬定他双手并未同时触壁,所以裁判长才敲定了大萧的dsq。

在真正的比赛里,裁判、检查员的地位远远高过于电子的监控。哪怕水下监控已经拍到犯规动作,只要检查员、裁判员不认定,仍旧保持着怀疑的态度,那么犯规就不成立。

在不能明确认定犯规的情况下,不可以判犯规。

姚冬相信不管是谁犯规,肯定有教练看出来,只不过检查员没发话,他们提前声张就相当于“破坏游泳比赛进程”,直接导致自己队伍的成绩取消。

“那检查员现现现在为什么不说话?”姚冬好想过去看一看。其实已经有不少国家教练给泳联和裁判委员会提议,取消“利于选手原则”,因为这里面的水分非常大。先不说检查和裁判是否公正,有时候,有一些居心叵测的参赛者会利用这条规则钻空子,去骗成绩,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每一项比赛的场地监控器数量剧增。

“估计是在等待录像吧,他们现在不方便发表言论,任何一句话都会被无限地放大。”萧行拍了拍姚冬的肩,“咱们等待就好。”

等待的过程无疑非常艰难,解说员在接到下面的通知后,只能对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实话实说:“现在颁奖典礼还未完全开始,因为场上出现了一些关于技术上的分歧。”

“多个国家对美国选手伊森的蛙泳细节提出了异议,现在正在交涉。魏教练,您怎么看?”

两个解说这会儿才明白魏春歌为什么在比赛进程中站了起来,一定是发现了犯规事实。

魏春歌现在也不能确定什么,尽管心里认定确实有犯规存在:“咱们还是等总裁判来裁定吧。”

裁判席这边,方行和罗锐还在争取,尽管语言不通但一个字一个字和外国检查员蹦豆子。好几位能够双语流利交流的志愿者也过来帮忙,方行像看到了救星,抓住一个女生不放:“同志你好,你和他们说,伊森他不能在蛙泳腿当中夹杂着蝶泳腿的动作,虽然很不明显,但他做了就是做了,对其他的人不公平!”

“好的,您别急。”女生连连点头,转过身用英语交涉。

方行怎么能不急,如果他们不能说动检查员和裁判,那这个动作欺诈就成功了。“蛙泳和蝶泳确实有相像之处,但归根结底是两种不同的泳姿。蝶泳的一次出水入水是两次上下打腿,两条腿提供两次动力支持,蛙泳没有这个上下的推进支持,蛙泳是收缩和蹬拉,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