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页

项目一个一个往前推进,将近中午,终于到了今天的第7个项目,姚冬和其他3名队员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直到志愿者提示可以上场。

“你们别慌,我第一棒开场,这可是我老本行。”米义回过头。

“我不慌,主要是他俩这回。”葛嘉木拍拍大萧,“你稳住就行。”

“放心。”萧行又拍拍前头的姚冬,“你尽力就行。”

“好!”姚冬刚要点头就看到了本次参赛的美国蛙王伊森。

我好什么好啊,这比赛是不是太夸张了,怎么连蛙王都上接力了!姚冬在心里发出尖锐的爆鸣。

作者有话说:

姚冬:我的第一次接力啊,紧张!

唐誉:只有我能穿出高奢线的风采!

第110章 一脚踩两船的飞鱼

伊森的出现不止是让姚冬紧张了一瞬, 他相信其余队伍的选手也能感受到紧张的气息,以及场上瞬息万变的动态。

随着混泳接力的队伍上场,游泳池边上顿时变成了运动员开大会。每一支队伍都有4个人, 一组预赛是8支队伍, 打眼望去跳发台前头光是参赛者就多达32人, 这样的规模是单人游泳项目不能相比的热闹。

可内行不止是看热闹,罗锐依次扫过那一张张青春帅气的面孔, 盘点各国、各队的阵容。

“美国连伊森都放上来了。”方行的技术特点主要就在蛙泳上头,了解伊森的实力,“咱们队里唯一能和他一战的就是乐意了。”

“伊森是不是放弃了一项个人项目?”罗锐问。

“对, 放了一个个人, 上了两个混泳。”方行回答。

“果然。”罗锐心领神会, 游泳池边任何风吹草动都是接下来的风向标。这一回是他们首体大赌对了, 现在每个队伍都在快速发展多人项目,运动员尽可能地挖掘第二泳种,这才是未来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