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萧行坐在观众席上,时隔两年半,他又一次亲眼看到姚冬游泳了,而且现在的姚冬已经有了和禹锐竞争的实力。泳池里面顿时像炸开了油锅,水变成了一层盔甲牢牢地扒在姚冬绷紧的肌肉上,持续不散。

50蝶和100蝶、200蝶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不换气。

整张脸一直压在水里,速度也比不换气更快,因为换气时躯干的倾斜度会增加大概10度,所以游进的阻力也就增大了。蝶泳采用正面吸气,有人曾经实验过,将正面吸气改为自由泳那样的侧面吸气,希望减小躯干的倾斜角度,但是会引起身体绕纵轴的不合理转动。

这些科学上面的事,不止是萧行学过,每个顶尖运动员都学过,竞技就是一门科学,好的教练会把每个动作拆分开,讲清楚。不讲明白的话,运动员糊里糊涂地练,最后基本动作都不到位,更别说精进。

这时候除了比拼细节,也是考验氧气的输送能力,而姚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对氧气的需求量比一般人要少,也就是说,相同单位的送氧情况下,姚冬能获得更多的能量。

现在他的优势已经很明显,足足超过禹锐一个半头的身位,但是韩俊迈却已经追上来了,两个人追得难舍难分。

萧行的目光追随着他们的前进,摇了摇头,姚冬对韩俊迈还差一点,韩俊迈的后程发力太强了,确实很难对付。最后的结果果真如萧行所料,进入最后10米的赛程姚冬就失去了领先的位置,被韩俊迈赶超。

不止是韩俊迈赶超,禹锐的追赶也咬得很紧,追上了一个头位。

比赛的末端就是按壁,韩俊迈第一个抵达,随后是姚冬,然后是禹锐,而更明显的区别也在这时候浮现,韩俊迈似乎没有用尽全力,只是普通的深呼吸,禹锐好像也没有特别累,但是比赛获得了第二名的姚冬整个人挂在漂浮球上,像奄奄一息。

太难受了,姚冬憋气了50秒,出水后迅速进行深呼吸,虽然满足了身体对于氧气的渴望,但是也承受不住这样的充沛。他强忍头晕,气短,但不想让人看出他难受,只好伪装一切无碍,在米义的拽拉下,上了岸。

萧行刚准备起身,旁边忽然坐下了一个陶文昌。

“你怎么来了!”萧行问。

“我靠,你这么激动干嘛?我为什么不能来?”陶文昌是来看小冬的,看到大萧坐着,周围刚好又有空位就过来了,“你倒好,刚才那么聚精会神地看着小冬游泳,心里没点事说不过去吧?”

多巧,刚好被自己抓个显形,万万抵赖不开。陶文昌乘胜追击:“你要是真关心就过去看看,小冬他根本不能下水,你等着,他一会儿肯定晕。”

“我为什么要等着?”萧行抛出了一个致命问题。

陶文昌不太敢接,因为一接就要说开了,也容易把话题说崩。“好吧好吧,那咱们聊聊别的。你觉得小冬怎么样?开学后改变大吗?”

“改变?”萧行眼前浮现的全是上上下下的良心,“就这么说吧,以前我俩靠手机联系,他不怎么说话,经常打字,在我心里他是高岭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