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肯定是拣好听的说,其实也就七八个博主,被报道出来,好似大面积行为。

话说回来,普通国产电影在国外上映取得热议都难,更何况外国博主查资料科普。

博主做视频都是出于“利益”考虑,若没足够多的网友关注,鬼才会做。侧面反映出《霸王别姬》人气真夸张!

“不是观影门槛,而是知道这些东西,就更能体会十三哥的表演。”海阵说。

陈秉说,“好的正常了,我差点忘记了,你是老总的铁杆粉丝。”

“大阵,你这么崇拜十三哥,为什么不跳槽到我们公司?”阚桃说,“那一年至少可以有两次和十三哥交流的机会。”

海阵意动——但最终还是摇头,“我经纪人说留在光线,对目前的我来说,利益还是最大的。”

此话一出,阚桃和陈秉都没说话了,都知道海阵的经纪人是他妻子。二人对视一眼,立马你一言我一语地打配合,转移话题。

有说有笑的三人抵达影城,要稍等十几分钟。

“不是3d吗?”

“十三哥好像没出演3d影片。”

“《疾速追杀》就是3d。”

“《黑暗骑士》也是,当时票价最贵的时候98一张,心疼我的钱包。”

……

检票,三人进入6号影厅——

陈秉发现上座率挺好,在百分之七十往上,再仔细想想影院的排片率,这个票房要爆炸。

大多数观众都是聚精会神——

[“要想人前显贵,必定人后受罪。今儿是个破题,文章还在后头哪!”

“他们怎么成的角儿啊?得挨多少打呀?我什么时候才能成角儿啊?”

“男怕《夜奔》,女怕《思凡》。”

“我是假霸王,你是真虞姬。”

……]

全片近三小时,看完之后仿佛经历了一个时代。

影片的魅力!

就好像看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整个人要缓几天才能回神,好的作品一定带着极强的思想和内容。

《霸王别姬》肯定无法和《白痴》相比,但在电影里,史诗感扑面而来。

普通电影院观影,是不可能电影结束会起身鼓掌什么的,因为这个行为就不现实。

但在电影的演职人员表滚动时,影厅爆发出“嗡嗡”的轰鸣,现场议论气氛热烈。

“难怪白帝可以是三轮满票,这尼玛夸张的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