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影再现是什么个东西?上次和融合并列的是画一幅雪山白凤凰。”黄白游瞧了瞧。

学习蝙蝠侠在城市里见义勇为,打击罪恶……直接把黄白游干沉默了。

“还是看看我的角色吧。”黄白游继续沉浸在酬勤空间。

[角色:小丑

酬勤任务1:学习制作炸弹基础知识

酬勤任务2:背诵自己和对手剧本

酬勤任务3:了解“小丑”文化

酬勤任务4:分析小丑恶的原因

酬勤任务5:融合]

“炸弹知识,这个我倒是知道一点。”黄白游前面演白夜追凶时了解了一点。

显然按照酬勤任务的判定,黄白游的知识还不够,得找专业人士学学。

至于什么是专业人士,拆弹组的专家够专业吧?黄白游前段时间捐赠给公安系统不少小钱钱,请教一下应该没问题。

顺口说一句,黄白游每年“顶尖演员”需要做的慈善,都由公司在安排妥帖。好似芭莎晚宴、小天使基金会等活动,捐款数额在娱乐圈排在前列。

值得黄白游注意的是酬勤任务四,第一分析任务,排在这么后面。

剧本里小丑为什么那么喜欢“恶”,为什么喜欢考验人性,确实难分析。

纯粹的恶?身为演员要搞清楚,演员表演不能糊里糊涂。

凌晨一点多了,反正明天不演戏,黄白游有些迫不及待地想分析小丑了,倒不是那么迫不及待地攻克任务,只是想梳理人物。

从行李箱中掏出小本本,吃饭的工具黄白游是随身携带——

[电影中小丑作为反派角色,存在意义是衬托主角人物的正义性,身为蝙蝠侠最大的对手,小丑必须狡猾、邪恶、奸诈、毫无人性。

蝙蝠侠“注视”下的小丑以“对手”存在,没有真正的自我。……]

写到这里,黄白游换一种颜色的笔,换成红色进行备注,“我在进行角色塑造时,千万别让角色屈于主角蝙蝠侠的注视。”

如此塑造的角色会被客体化,变成对象化的叙述,就好似某些影视剧的脑残反派,看上去很脑残,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脑残,感觉非常膈应人。

实际上这种角色,就是完全站在主角立场设立的。

[伊曼努尔·列维纳斯认为“他者同上帝一样具有一种绝对的他异性”,简而言之在蝙蝠侠视角下的小丑是被批判的异在,是蝙蝠侠价值观的牺牲品。缺乏个人价值的认定,不能称之为完整的形象。]

黄白游在看过剧本好几次之后,对剧本里小丑进行了总结,并且越写越激动

[“他者”的高度下的小丑,角色背景为零,只有自说自话对自己嘴角伤疤的阐述,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