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叫来邹宁道:“跟朱女士做好文件对接。”

朱迪带人一走,相对之下,办事处立马清净不少。

眼瞅着一切安顿得差不多了,吴远正准备到隔壁的盼盼办事处,叫高飞安排一辆车,跟自己回到胡同去收旧家具。

结果新华社的姜宽就匆匆过来了。

“姜记者,来得够快的。”

“那是自然。吴老板有召,不敢耽误。”

姜宽说话有点稳稳的气息,接着就开门见山道:“吴老板这次有什么需求?”

同样是个女记者,跟梁洛的气质颇为相像。

恐怕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双方才会成为朋友,并且守望相助。

吴远起身给对方倒了杯水道:“不瞒姜记者说,我刚刚盘下了亚运村项目,正准备大干一场。可眼下关于亚运村项目的风评实在太差,各方面工作都不利于开展。”

“我想请姜记者写一篇文章,不要求夸大其词,就是变一变这个风向,以利于我把各项工作开展推进下去……”

这话说得够含蓄的。

但姜宽这职业嗅觉也不差,一听就明白道:“早听说亚运村项目终于找到婆家了,原来这婆家竟是吴老板。吴老板跟亚运村,还真是有着不解之缘呢。”

“那我是否可以从您个人的角度来切入,进而……”

姜宽的一通比划解释,听得吴远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第1163章 修复旧家具,静待有缘人

姜记者的切入角度,是基于新闻敏感性的职业选择。

但却是吴远不太喜欢的。

只是眼下也没其他更好的法子。

张百发那边,好不容易收拾完了亚运村这个烂摊子,似乎就深藏功与名了。

首都这边大大小小的报纸,一个报道的都没有。

吴远特地关注了。

所以无奈之下,只能暂且答应了姜记者的写法。

并且约定了两天后一次深入采访的时间。

打发走了姜记者,吴远叫上高飞,直接回到东城区胡同了。

吴远的车一经出现。

金大妈娘俩,以及胡同里的其他街坊四邻,就跟从地道里冒出来似的。

顿时把吴远给逮个正着。

好家伙,吴远一瞧这阵势。

连忙找个相对宽敞闭塞的死胡同,背靠着,作为回收旧家具的场所。

这一忙开,就是一下午。

临到下傍晚时,天色刚擦黑。

花娘亦步亦趋地过来了,拎了一大壶亲自泡的花茶,一幅小心翼翼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