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鱼两吃,两全其美。

眼见距离吃饭时间尚早,吴远回车库取了镰刀,跟客厅里带孩子的刘慧打了声招呼,就带着草帽出门了。

日头愈发炽烈。

吴远估摸着,宋春红那脸,就是这样风里来雨里去晒出来的。

本来挺白净的一张脸嘛,他记得很清楚。

信步经过邻居肖家门口,家里似乎没人,只有院子里的狗在叫。

就这样,一直走到村办小学的东南角。

如今学校的院墙全都盖起来了,透过院墙,只能大概齐地瞅见教室的房梁顶子。

倒是里面敲敲打打的干活声音,断断续续地传来。

吴远悄悄地顺着院墙外围左拐,紧走几步,就到了代婶家的鱼塘。

鱼塘边上有个简易棚子,里头放了些不值钱的工具。

鱼塘南岸,靠近东西横路的一边,长满了一人多高的芦苇。

在烈日炙烤下,依旧泛着醉人的绿意。

果然靠着水,就是长得好。

吴远提着镰刀靠近,顿时惊奇一番小鸟。

这时,吴远才注意到,芦苇丛里不少的鸟窝。

前世没少到这种芦苇丛里掏鸟蛋的。

不过眼下,他没了这个兴致。就连打芦苇叶,也都挑着捡着地打,尽量不破坏小鸟们的家园环境。

一口气打了四五斤的芦苇叶,吴远琢磨着怎么着都够了,就用最长的芦苇叶,顺手打了个结,然后收起镰刀往回走。

回去的路上,又意外发现一丛的野艾草。

于是手起刀落,过节的艾草也有了。

而且这么一大把,不管是挂门上,还是烧水给孩子洗澡,煮鸡蛋什么的,都绰绰有余了。

进了家门,放下镰刀,就手打了一盆水,把芦苇叶浸在其中,这样放上两天也问题不大。

中饭之前。

媳妇杨落雁去而复返,后备箱里塞得是满满当当。

不仅有各种糖果巧克力,还有新补充的华子和茅台。

看得吴远都有些目瞪口呆,只是当着马明朝的面,没有多说。

但等到礼品全都卸下来,杨落雁又马不停蹄地把挨家要送的礼,一摊一摊地全分好。

吴远一看,还剩不少烟酒。

结果媳妇说了,那是给家里备的存货。

这样子收礼送礼,着实有些过节的气氛了。

一家人吃过中饭,杨落雁便把糯米先淘了泡上,连带着做红豆沙的红豆都泡上。

这才把几家的端午节礼,全都提到车上,催着吴远开车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