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黄哥,你怎么来了?也不提前打声招呼。”

“我啊,老早就托小雅约你了。可她现在人在海南,懒得搭理我。说叫我自己来,所以我这不就来了么?”

吴远连忙把黄琦凡安排在沙发上坐下,顺便掏出烟来,递一根上去,正准备用打火机上火。黄琦凡却捏着烟往旁边躲道:“我自己来,你吃你的饭。”

“黄哥吃了没?不然我们出去找个饭店边吃边聊。”

黄琦凡摇摇头道:“我吃过来的。”

于楠那边不用说,已经主动倒了杯水端了进来。

吴远也不可能真回去吃饭,只是把盒饭盖好,也坐到沙发这边来,抽上一根华子,陪黄琦凡抽起来。

“黄哥,如今上回究竟什么意思?光打雷不下雨,弄这么个半天,好些人都要失去耐心了。”

黄琦凡直言道:“也包括你吧?”

吴远矢口否认道:“我怎么可能那么沉不住气?再说了,就算宣布了,一时半会也难有我能干的活。”

“你倒是想得开,”黄琦凡道,随即点头道:“不过你说得没错,浦东350平方公里的地方,一旦开放,必须得好好规划规划。这一规划,没个一两年,落不到实处。”

“不过你放心,上头对于开放的态度是坚决的,不会再有反复了。”

吴远没再多说。

其实他心里,比吕教授之类的人,能沉得住气多了。

只是真正来到这个时代浮沉,才发现,难免浮躁受影响。

俩人对抽了一口烟。

就听黄琦凡继续提起道:“最近我一直在琢磨着,你之前提出的土地财政的政策,会不会造成地方政府过于依赖土地的局面?”

这话问得吴远不由苦笑道:“黄哥,这个事,你叫我怎么说呢?”

“实话实说。”

“好!”吴远重重地一点头:“当然会。但是短期内,想要撬动经济开发,扩大开放局面,土地财政是效率最快的办法。”

“只是等到经济发展起来之后,上头需要主持产业的转型升级,从土地房产方面,转移到其他行业来。”

黄琦凡一听,当即道:“这个思路很好呀!”

“好是好,”吴远接话道:“但是黄哥你想过没有,地方政府习惯了土地财政吃饭的日子,他们尝到了甜头,会有主动转型的动力和压力么?”

黄琦凡皱眉道:“人总是习惯安于现状的,反倒是转型一旦不利,会有失败的压力。”

吴远点点头,再多的话就不再多说了。

言尽于此。

不仅是因为他知道,个人改变不了时代的发展大势。

而且是由于他也不想断了上辈子自己最熟悉的行业之路。

人总是要有点私心的。

饶是如此,黄琦凡也倍加感激道:“真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怪不得我小妹对你赞不绝口,她可很少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