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他特地离开办公室,出门走走,在自家的厂里。

百来亩的厂区,全是自己的地盘,关系到几百人的营生和家庭的幸福。

有点大厂的气象了。

只是,距离驰名全国的家具厂,还有些距离。

吴远信手溜达着,心里默默盘算着。

直到在厂门口跟老苏抽烟时,碰上陆萍和裴娜回来了。

老苏很明智地夹着老板的华子,缩进了传达室,吴远回过头来,略显疑惑地道:“你俩咋回来了?”

陆萍当先道:“胶合板厂筹办至今,回来跟老板您汇报一下工作。”

吴远挥挥手:“其实没那个必要,我若是需要了解,自然会去你们那边,毕竟北岗距离彭城也不远。”

裴娜补充道:“正巧这周末我和陆厂长回来,就顺便过来一趟。这也是王厂长的意思。”

倒是挺会揣摩上意的。

“行吧,来都来了,到我办公室坐坐,喝口茶。”

吴远也不坚持,带着俩人回到厂长办公室,同时叫上赵果,听取了俩人的工作汇报。

陆萍的汇报言简意赅,既能让吴远勾画出胶合板厂的建设进展,也能抓住其中关键的花销脉络。

这其中最重要的两项,一是进口胶合板产线和设备的成本,都写在合同上;另一个就是胶合板厂的建设花销,而这些就摆在吴远面前。

第349章 大事小情,酒桌上说话

王敏亚敢于让陆萍俩人带回新厂基建的账本,本身就表明了她心中没鬼不怕查的态度。

毕竟吴远就是搞这行的,里面真有什么猫腻的话,根本逃不过他的眼睛。

当然吴远也知道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随手翻了翻账本,心中了然之余,对胶合板厂的建设进度更加清晰了几分。

至于钱花的,确实如流水。

尤其是宴请吃喝频次不低,报销数额更是不少。

对此,陆萍还专门解释了:“建厂初期,需要打通的关节很多。大事小情的,现在都流行喝一顿,在酒桌上说话。为此,我这肚子都吃圆了,实在是没办法。”

吴远点点头,吃喝成风,确实是现在的国情。

尤其在对私企的打压风头过去,如今很多小饭店又悄默声地开了起来。

就是应这个市场而生的。

吴远听完汇报道:“告诉王厂长,叫她放开手脚,大刀阔斧地干。等厂子建成投产,我会亲自过去为你们庆功。”

晚上回到家,老丈人杨支书似乎早等在家里了。

往常晚上也会过来吃饭,但不会这么早。

所以吴远一进门,看到老丈人,就知道他有事。

给他递了个烟,点上,这才问道:“爹,有什么事,你直接说。”

杨支书矢口否认,“有什么事?我没事,什么事也没有。”

吴远笑笑不说话,就说起了自己的事,“爹,我打算过几天把吴家的祖陵给修一修,立个碑,种几棵松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