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需要负责的训练对象,自然不止是苏哲一人——在他被征召入队时,苏哲还尚未正式获得世锦赛的百米参赛资格。

本次获得世锦赛参赛资格的,男子百米虽然只有苏哲一人,但是女子百米和200米均有选手获取参赛资格。

除此之外,男子百米接力在世界田径接力赛上获得了前十的名次,同样获得了参与田径世锦赛的4100米接力参赛资格。

但,在世界田径接力赛上,带领男子接力获得冠军的关键人物陈志,此时刚刚在德国完成手术,完全不可能在世锦赛期间再次带领男子接力项目参与世锦赛的比赛。

此时,苏寅生正与教练组进行讨论,商讨应该选派哪位选手加入4100米的队伍,代替陈志的位置。

4100米的4位队员,原本是陈志、孟浩、赵志宣与王钦,邱新楚作为后备队员。

按照常理来说,陈志受伤,主力队员不足的情况下,应该直接由邱新楚顶替陈志的位置。但是因为如今有苏哲的存在,教练组中的成员就提出了为何不以苏哲替代陈志,由邱新楚仍旧作为后备队员。

苏寅生自然是明白提出这个建议的教练想法,苏哲的百米成绩如今基本稳定,状态好的时候甚至在这次决赛中跑出了10秒10大关之内的成绩。

对比成绩浮动较大,状态还不够稳定的邱新楚而言,看起来自然是由苏哲顶上才比较保险。

揉了揉头,苏寅生头疼道:“各位,别忘了苏哲实际上只是一名新人运动员,从他回归田径参与训练至今,他所有训练的项目都只有百米以及后来的110米栏。”

“也是因为他的比赛项目局限于100米和110米栏,参训时间短、参与赛事多,迄今为止,他都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弯道技术训练,更别提交接棒技术这种专项训练了,另外还有和队友之间的配合……这么多事情,能是这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内解决的吗?况且他身上还有男子百米项目的训练和110米栏的参赛压力在,你们算过这一个月时间,他应该怎样进行训练分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