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开拍前,导演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首当其中就是绘制“故事板”,也称为“分镜脚本”。顾名思义,导演要预先画好每一幕镜头的草稿,是特写还是远景,是俯视还是仰视,几个机位从何处拍,几个人物分别是什么站位,如果是运动镜头的话还需要标注上推拉摇移的说明。

导演的亲笔分镜便是他脑中整个故事的“先锋”,有了分镜,拍摄时会简明清楚,也方便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

只是鉴于很多导演没有系统学习过绘画,他们创作的脚本分镜大部分都是“火柴人”,只要自己能看懂就成。

随着现在工种的逐渐细分,有些导演会把画分镜的工作交付给专业的分镜画师,部分经验丰富的摄影师也会自绘分镜和导演讨论。

于归野见过很多“分镜”,精美绝伦的有,潦草到看不懂的也有。在他点开燕其羽传来的分镜图包之前,他其实是带了一些不以为意的——电影拍出成品才好看,漫画当然要画完才叫漂亮。

可短短一个呼吸之间,他立即被屏幕上的画作带入一个瑰丽壮美的世界。

燕其羽所绘制的一草一木一人一景,即使只是粗粗勾出形状,带来的震撼仍然可以用“动人心魄”来形容。

直到这时,骄傲的“归野大神”才意识到,漫画分镜和电影分镜是截然不同的。电影分镜是镜头的集合,是一种辅助;而漫画分镜是画功的基础、背景的铺设、是人物的互动、是对白的穿插、更是故事的延续。

漫画分镜更讲究视觉动态的延续性。比如同样是下楼梯的动作,在电影分镜脚本里,导演会在楼梯侧面安排一个机位,拍摄人物步行下楼的侧影;而在漫画分镜里,则需要一连串的图去连起来这个动作,让读者能够意识到他不是“站”在楼梯上,而是在往下走。

燕其羽的分镜功底很深,她有天份,肯吃苦,短短几年的成长甚至比得上一些漫画老手。她不仅在“格子”里绘制漫画,她更打破了“格子”,让人物更自由,让画面更饱满。

《苍穹之梦》第一页的开场,是枪林弹雨的天空。母舰冲破云层,只露出一角,无数机甲战士如飞蛾扑火,舍身忘死的扑向天空中的异族。而在这战火纷飞的天空下,一只憨头憨脑的球形机器人站在苍穹之下,正四处张望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