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也挺想知道自己是如何天下闻的,他当真有如此名气?

会不会是夸大之语?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在年轻时候摒弃入仕做官,老来隐居山林。这两句概括了孟浩然的一生。】

“概括了你的一生,何意?”张子容问,“说反了?”

孟浩然也不解,明明他此时才是隐居,而且正准备外出寻求入仕机会。

但女子肯定没有解释错,李白写错了?

还是流传过程中出现了误传现象?

他心中涌现不安,再一看下一句,显然没错。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常常在夜晚对月醉饮,不事君王只迷恋风景。“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他这高山般的品格让人如何仰望呢?只能在这处冲着他的高尚品格作揖了。】

【奇怪的是,在古代,隐居山野常与品行高洁联系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

这还能是为什么?

女子的问题把许多人都给问懵了。

难道不是吗?这有什么可奇怪的?

下一刻,女子便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

【许多人都误解了隐士的含义,并不是说只要找个山林住下来就叫做隐士,隐士其实是那些有才有能、思想独立而又不愿意做官而隐居山林的人,安贫乐道是他们最主要的特征。】

【这也是“终南快捷方式”这个典故出现的原因。】

所以自己是隐居了吗?

是真正隐居,所以李白说自己品行高洁,是这意思?

为何?

孟浩然实在疑惑,想着让幕中女子多说一些,但幕中女子讲的他所知道的事情八九不离十。

难道他也如同李白杜甫一般?

然而女子却话锋一转,转移了话题。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是不是写给孟浩然的还有争议,而《淮南对雪赠孟浩然》就表达了李白对孟浩然深深的思念之情。等有机会我们再详讲。】

孟浩然一头雾水,现下不就是最好的时机?

然而女子并不在意他的感受。

【在这一年,李白还写了一首《江夏行》,有说是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秋李白至江夏所作,关于李白作品的时间大家不要太在意,大多都不太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