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词众人之前就听女子说过了,但都不解其意。

但一想,应当是搜查、找寻之意,为何要用搜字,有些奇怪。

【不过这组诗在玄言诗中已经算是优秀之作了,而且也是比较有意义的,因为诗中已经开始摆脱完全的玄言说理,添加了一些山水景物,比如说其三中的“仰望碧天际,俯盘绿水滨。”一句,这种突破直接影响了后来谢灵运的山水诗,进而也成为唐代盛行的山水田园诗派的影响因素之一。】

【虽然玄言诗艺术价值不高,但它的影响远不止于此,比如说白居易的说理诗也是受了玄言诗的影响的。】

唐元和年间。

白居易不赞同,那怎么一样?

此女分明是在批判玄言诗,又说自己受其影响。

她先时分明说了,玄言诗不谈时政,而自己的诗皆是时政。

自相矛盾!

【陶渊明在那个流行玄言清谈的年代算是一股清流,但是他自然也不可能不受影响。】

【比如他的《读山海经》中的“俯仰终宇宙”是不是就会让人想起《兰亭集序》中的“仰观宇宙之大”,这其实就是当时玄言诗时常提到的一些东西。】

东晋。

陶渊明蹙了蹙眉。

自己那是对人生对宇宙的思考,与他们那些诗有何关系?

【当然了,陶渊明的诗文风格来自很多方面,接下来我们就仔细来看看。】

【陶渊明又名潜,字符亮,号五柳先生,传闻他的曾祖父是西晋大臣陶侃,他的祖父、父亲都有过不错的官职,但是一代不如一代,所以到了他这里基本上就是跟世家大族完全沾不上边了,而整个晋朝基本上可以说是士族把持朝政,所以陶渊明的社会地位可想而知。】

【说起来,历史很多时候都是有迹可循的,西汉皇权旁落外戚专权导致灭亡,而东汉为了防止外戚专权,就培养了宦官抵制外戚,结果外戚没解决宦官还强大起来,又导致了灭亡。】

公元前113年,汉元鼎四年。

外戚专权。

刘彻的手指在 桌上敲了敲,这让他突然回想起了刚登基的那段时间。

他深吸一口气,这些年他让那些人互相压制还是有些效果的,只是没想到他大汉朝到了最后还是败于此,得再想办法,不能如此!

公元62年,永平五年。

班固已经被汉明帝从狱中放了出去,还被封为了兰台令史。

他发现此女许多话皆可补史之缺。

关于外戚之事自古有之,但凡开国获权,若无外戚帮忙很难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