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页

融岩 明月听风 979 字 1个月前

“公公。”如意虚弱地又开口:“当初我母妃生我时,大人孩子只能选一人,她为何选了让我活下来?”

崔公公跪着,没说话。

如意自己说了:“她心里明白,不能给父王带来子嗣的妃子,日子不好过,她不想艰难地活着,于是让我来面对她不愿面对的生活,是不是?”

崔公公没回答,他知道如意这么多年在宫里耳濡目染,亲身经历,对宫里的所有事都看得通透,只是她看得再通透,却融不进去。她是一个骄纵的、自我的,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孩子。

如意沉默良久,忽然对崔公公说了一句话,她说:“公公,我知道你们跟着我,吃了不少苦。可是,我想最后再任性一次。”

崔公公抬头看着她,听得她接下去说道:“公公,我是难逃一死了,可我,不想死在这里。”

崔公公猛地一震:“公主……”

如意声音很轻,却很坚定:“公公,这地方太脏了,如意不想死在这里。哪怕葬身沙海,哪怕尸骨风蚀,也比最后的归宿落在这里强。”

崔公公张大了嘴,愣在那里。如意在床上翻转身子,转头过来看着崔公公的眼睛,说道:“公公,求你了,我们逃吧!”

为了如意的这一句话,崔安咬牙豁出了老命。

在夏王的淫威压迫之下,他们从萧国带来的仆人大多都不太敢信了,崔公公只挑了喜儿和小米子,还有一位姓马的侍卫。他们暗中准备,不露声色,打起了十二分的小心。终于在夏王与如意的婚礼那天,他们找到了出逃的机会。

第93章 番外:如意公主(6)(修)

那一天,嬷嬷、婆子、宫女、公公们一大堆,围在如意的寝宫里,他们要伺候如意梳洗、更衣、妆扮,准备去礼台宫行礼。因着婚礼准备,原本守在寝宫外的夏国兵将,大多都抽调走了。对如意公主这边的防卫一下松懈了许多。

如意梳妆好后,便很虚弱地晕倒了。崔公公急慌慌地摒退众人,说在出发之前,让公主休息一会,否则行礼时公主不省人事,扫了夏王的兴,大家都不好过。众人一听,纷纷退出了出去。

没想到,就在如意休息的这一会,一位宫女碰倒了寝宫里的香烛,一下把宫缦幕帘给点着了。这本是喜庆日子,绢绸喜纸本就多,这一烧,只一眨眼的工夫便将半个屋子烧了起来。嬷嬷、公公们大惊失色,厉声叫着救火。

崔公公领着人拥着穿着喜服、盖着头脸的公主跑了出来。

“快救火!”崔公公大声喊着,又对一旁的嬷嬷道:“公主吸了些浓烟,不舒服,快些找个僻静的屋子歇息。

那嬷嬷吓得胆颤,赶紧领他们去了旁边的一偏屋里呆着,又招来好几人伺候。崔公公服伺公主躺下,放下了床纬,低声对那几个嬷嬷道:“让公主安静躺一会,不耽误行礼。这会离吉时还有些时候,大家别张扬,惹怒了王就不好了。”

众嬷嬷连连点头,跟着崔公公出去了。崔公公又道:“我去瞧瞧火势,公主就拜托各位嬷嬷好生照料。”他言毕,又奔去了火场。

谁也不知道,崔公公绕去了寝宫之后的竹林里,与等在那边的如意、喜儿等人汇合。几个人都换成了小公公的衣裳,一路小心翼翼,趁着大家伙儿都忙着救火,顺利抵达了宫墙边。那里有个崔公公提前挖出来的狗洞。

如意被连拖带拉,终于从狗洞里钻了出去。

如意的计划是这样的,逃回萧国,但不能回宫。她是被送来和亲的,之所以需要和亲,是因为两国交战。她想父皇虽然不预见她在夏国会是这般境况,但她回去,父皇又如何与夏王交代?或者该说,如意并没有把握父皇会为了她愿意得罪夏王。虽然她被打被虐,可谁知道这事回到宫里两国之间又是如何议的?她会不会再被送回来?她完全不敢想。

所以如意决定,逃回萧国后,找一个僻静的乡下地方,用她的首饰细软换些钱,做些小买卖维生。她要隐姓埋名,过她的后半辈子。

当然,这个前提是,她能活着逃出去。

如意的逃亡之路并不容易,她伤势重,还带着病,一路颠簸,缺水少食,经常人事不省。每次她醒来的时候都对自己能否逃回萧国失去些信心,她甚至经常一睁眼不知道身在何处,逃到哪了?是不是已经被抓回夏王身边了?

如意想了许多,想到自己最对不起的就是崔公公和喜儿、小米子这些人。那天,如意终于觉得够了,自己的大限到了,她把崔公公几个叫到跟前,把首饰财物分了一分:“我做了你们这么久的主子,到头来,却没有什么好的留给你们。你们莫怪我。这些东西,也不知够不够你们找个地方安家立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