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页

掌中娇/掌上娇 蓬莱客 952 字 1个月前

座中哪个不是人精,就有几分猜出了谭青麟今夜突然现身前来求和的目的。上次虽打赢了仗,但江东损耗必定也是不小,又遭到全国声讨,舆论四起,无论哪方面来说,都是不利。这是要在张效年动手之前,先行个缓兵之计。他这样表明态度了,张效年要是再发难,那就是劳民伤财,借机报复,于公于私,都说不过去。

谭青麟说谭湘身体欠安,这话倒是不假,谭湘最近一两年,确实重病缠身,听说已经放手了江东事务,交给谭青麟全权处理,上次那场胜仗,也是谭青麟指挥打赢的。以他这样年纪轻轻,像今晚不请自来,做足台戏,这一份隐忍和心机,果然不是常人能及。

寿厅里,一个以后辈自居,恭恭敬敬,一个自持身份,冷笑不语,旁人鸦雀无声,气氛渐渐尴尬之时,一个身影朝前走了一步出去,徐致深开腔,打破了局面,说道:“督军呕心沥血,毕生追求者,不过就是南北统一,营造共和,这也是大势之趋,国人所望,谭督军有这样的觉悟,虽来的迟,但却诚然是国之幸,民之福,督军怎会不欢迎?只是……”

他顿了一下,目光对上看向自己的昔日同窗,语气蓦然加重:“在座的,都是真枪实炮走到今天的,话说的再好听,那也是空中楼阁,谭督军若是真心有意维护共和,那就先将非法侵占的淞、甬港口归还北京,这是商谈一切条件的前提。少帅既然亲自来此,诚意满满,这么点事,对于少帅来说,应该不算难吧?”

谭青麟注目了他片刻,脸上渐渐露出笑容,点头道:“徐师长说的是,谭某记下了,回去向父亲请示,尽快予以答复。”

老曹大笑,鼓起来掌:“好,好,年轻人果然有风范!张大帅今夜大寿,先喜得佳婿,再不费一兵一卒,以威望获和平之机,化干戈为玉帛,实在是国民功臣,三喜临门,共饮一杯!”

寿厅中附和声起,被允许进来的几家记者不住地啪啪拍照。张效年看了眼徐致深,原本有点沉的脸慢慢终于露出一丝笑意。

寿筵继续,谭青麟向众人又敬酒一番后,告辞先出,临行前,看向徐致深,笑道:“我虽不请自来,老同学你好歹也是地主,也不送我几步?”

徐致深做了个请的动作,在身后目光注视之下,引他出来,两人不紧不慢,走在张府通往大门的花园道上,谭青麟手中无声无息,忽然多了一把手枪,毫无预警,黑洞洞的冰冷枪口,迅速地顶在了徐致深的眉心正中。

他盯着徐致深,笑意陡然消失,眉目变得森然。

近旁暗卫惊觉,立刻冲了过来:“徐长官!”

徐致深摆了摆手,示意卫兵不必靠近,停下了脚步,眼睛和他对望了片刻,慢慢抬起一手,抓握住谭青麟的手,食指慢慢穿入扳机环,压在谭青麟扣住扳机的指上,停了一停,扣了下去。

枪肚里发出一声清脆的撞针撞击金属的低微声音。

枪里没有子弹。

卫兵这才松了口气。

徐致深扣下扳机的那一刹那,谭青麟显然是怔了,随即很快,反应了过来,哈哈笑了两声,收枪,动作熟稔地退出弹匣,朝他晃了一晃,赔罪:“空的。今夜大帅大寿,就算不搜我身,我又怎敢荷枪实弹。刚才不过是和老同学你开个玩笑。没想到多年不见,老同学你胆量依旧非凡,佩服佩服。”

徐致深笑了笑,继续不急不慢朝前走去:“见笑。不是我胆量过人,而是我断定,你的枪是空发。”

“你怎么就如此肯定?”谭青麟终究还是忍不住。

“你拿的是德国最新产的特朗08袖珍手枪,口径8,以一次能容八发新式765子弹而著称,最大的特点就是枪身轻巧,弹匣重量占枪体总重超过三分之一,而你手势轻浮,不可能实弹。”

谭青麟一呆,迅速看了他一眼。

徐致深双目望着前方,神色平静。

谭青麟的心底里,对自己的这个老同学,以及将来或许的潜在强大敌手,隐隐是有一丝不服的。这种不服,从当年在日本留学之时就已经开始。这也是为什么,在久别乍见的这个时候,上演了刚才的那一幕。

徐致深的反应,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

他压下心底涌出的一丝类似于被挫败的令他感到不适的感觉,笑:“多年不见,老同学你越来越精明了,什么都瞒不过你。难怪张大帅如此器重,日后南陆军系,张大帅之下,你若自称第三,恐怕无人敢居其次。”

徐致深笑道:“我不过是在混而已,哪里比得上你,江东小王的名号,谁人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