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页

对食 若然晴空 958 字 1个月前

景王脸上露出一丝嫌弃的表情,“那得问问你们的秦王殿下,本王可用不出这么下作的美人计。”

解决了心里的疑问,长青不再说话了,让人把景王待下去,他按了按太阳穴,这次能活捉景王,三分是算计,七分靠运气,只是到如今还是僵局,都是千年的狐狸,谁也别想从对方身上拔下一根毛。

第103章

和景王的谈判陷入了僵局,京城那边也是同样,姬镇大军围城却不敢轻举妄动,又因为有小皇帝在叛军手上,不能断粮断水,更有叛军捉了朝中官员要挟放行。

这会儿是冬日,孙朝远已经吃了好些日子的冷饭,他上了年纪人就有些受不住,只是还强撑着,乌选的嘴太臭,被人堵上嘴捆了手丢在一边,人蔫答答的缩在角落里。江开身上的龙袍已经皱了,头发也散着,这会儿不知明日生死,连一道被关押的宫人也没心思给他打理了。

江开愣愣地看着龙袍上早已干涸的一大滩血迹,叛军闯宫时,一直跟在他身边的小松子替他挡了一刀,血染红了他的龙袍,他随即被叛军抓了起来,他回头看时,小松子倒在血泊里挣扎了几下,就没了声息。

母后的死他并没有太多的记忆,父皇的死对他来说也是件很遥远的事情,他人生中第一次见到死亡,竟然就是最亲近的内侍。

“血……死了,人,再也看不见了……”穿着龙袍的小童呆滞地喃喃自语。

派来看守的士卒嗤笑道:“这小崽子该不会是吓傻了吧?没见过死人?”

孙朝远有气无力地抬起头,想说什么,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到底是他们棋差一招,这些天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叛军没有杀他们,不过想来,景王是不会留下后患的。

两边僵持的结果就是,没有结果,打进京城的叛军都是景王最为信重的将领,一心都是景王安危,自然不会做出任何让步,长青没法让景王退兵,杀了景王又怕会惹得城中叛军大举作乱,只能按下。

事实上是有破局之法的,若是城中南军投降,杀掉景王便是太平,又或是长青这边放了景王,城中南军杀掉江开,然而前者不可能,后者也不太可能。

如果长青是个正常的官员,那景王自然可以动之以利,晓之以理,可他不是,作为一个宦官,想要掌权,一是遇庸君,二是遇幼主,江开在位对他才是最有利的,景王没法蒙他,更没法用功名富贵说动他,才导致僵局。

景王发愁,长青也在思忖,他并不是一个愚忠之人,哪怕身上的胎记证明了他是皇室血脉,也没法知道他究竟是谁家偏支又或是皇子皇孙,江开在位和景王在位的区别只在于他能获得的权势大小,而非其他。

至于权势……长青闭上双眼,他这辈子曾卑贱到尘埃里仰望,也曾立在万人之上居高临下,他失去的东西够多,得到的东西也够多,若他是个风烛残年之人,定然能说一句此生足矣,但他不是,他还有牵挂。

白日里有很多事情是没法理清的,夜阑人静,长青才发觉自己挂念的并非是那万人之上的权势,也非他那扑朔迷离的身世,而是宝儿。

她娇娇软软像个孩子,夜里没人陪会哭,离得久了也会哭,受了委屈会哭,见他受了委屈也要哭,生来就是被人含在嘴里才能过的,离了他,大约都活不成。

从京城带来的亲信在前头掌灯,长青没有像往常那样对着路上遇到的将士回礼,像是放下了什么心事,脚步停在关押景王的营帐前。

营帐里的灯光照亮了长青俊美的容颜,也点亮了景王含笑的双眼,“本王就知道你会来,怎么样,开条件吧?”

长青面无表情地看着他,过了一会儿,才说道:“王爷成事之后,请给奴才一个新户籍,奴才此生再也不会踏足京城。”

景王挑了挑眉,“你倒是个聪明人。”

长青没说话,景王不是应天帝,也不是江承,他登基之后必然大有一番作为,江承专为偷闲翻出的厂卫制自然不会留存,他是宦官,不想留在皇宫里,那就要不了权势地位。

亲信上前为景王松绑,景王仍旧坐着,笑眯眯的看着长青,“本王原可以顺势答应下来,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再反悔,毕竟一把年纪了还马失前蹄有失本王的威压。”

“谢王爷。”长青微微低下头,景王却道:“别低着头,生了副这样好的容貌,低着头做什么?”

有了江承的先例,长青沉默了一下,后退一步,景王却没在意这个,松了松手腕正要站起身,忽然外间一声通报:“督军大人,军营外有一老妇人求见,说,说是督军大人您的生母!”